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第162节(1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然后这十个儿子继续生孩子,咱们还是按照一个人生十个儿子计算。
亲王一脉的世子继承亲王,其他儿子是郡王。
郡王一脉的长子继承郡王,其他儿子是正一品的镇国将军。】
#第二代#
亲王数:1
郡王数:9+9=18
镇国将军:9*9=81
【后面的咱就不详细计算了,光是朱元璋孙子辈的第三代就有一百人,可想而知这一百人的下一代又能生出多少人来。
而且初代的藩王就是24个人,裂变的基数就更大了。
要说老朱家不愧是老朱家,是真能生啊,举个例子,成王朱钟益就有儿女共94。
据后期统计,明朝在策的藩王就是300多人,郡王和镇国将军已经多的数不出来。】
【咱们再说说这些宗室的特权,不但所有开销由朝堂出,这些子子孙孙们还不受普通法律的约束,不受当地官府的管制。
虽然明朝的法律严苛,但是这些子孙却是在明法外。
而且他们还不用纳税,后期藩王坐拥万亩良田,却不用交给朝堂一文钱。】
唐太宗李世民已经沉默不语,如此福泽,当真是养猪,还是毫无用途的猪。
【在明太祖朱元璋这一代,因为一共就二十多个二子,负担还没看出来。
问题加剧是在明太宗朱棣这一代,因为朱棣是藩王造反上台,所以朱棣忌惮众藩王,怕再出现第二个自己。
于是他开始夺藩王的军权,限制藩王的各种权利,比如不让藩王私自出自己的封地。
同时作为被夺权的藩王补偿,明太宗朱棣则给与他们更多的物质奖励,并且有意识的弱化众藩王的教育。
目的就是把藩王及他们的后代养废,从而解除他们对皇权的威胁。
明太宗朱棣的目的达到了,明朝后续宗室们的确没有造反的心思,而成了大明王朝的寄生虫,吸血鬼。】
朱棣沉默了,有明惠帝朱允炆的先例在前,朱棣自不会对朱氏子孙做绝。
【可想而知,一群没有文化而又有特权的人会张扬跋扈,为非作歹到什么程度。
虽然面上限制他们的权利,但又给了他们为非作歹的权利,到了后期,这样宗族真成了大明毒瘤的存在。】
【汉武帝刘彻】:推恩令?学朕!
刘彻听后世宗室制度倒是和自己实行的推恩令差不多,所以后世王朝是再效仿自己么?
刘彻心情大好,心道后世王朝的皇帝还挺会学。
【赵匡美】:我说怎么熟,原来是推恩令改良版,怎么还越改越完。
朱棣……
他也想知道此策哪里不好,让神迹亲自点名批评。
他虽给他们物质,却没有给他们封地特权。
【明朝的宗室制度和汉朝的推恩令可不一样,而且,汉朝的推恩令也没有解决汉朝的财政危机,他解决的只是政治问题。】
刘彻叹气…对,他也没钱…
第149章
【而且, 明朝的宗室制度和汉朝的推恩令的背景也不一样,汉朝推恩令的前提是有封地,推恩令稀释的是原本诸侯国之权。
说简单点,就是把诸侯国的国王一点点变成省长、市长最后变成村长。
但是到了明, 已经没什么封地可言, 明朝这不是藩王的权利太大, 而是藩王的数量太多。
这点就不如汉朝的推恩制, 像汉朝的推恩制,最后的子子孙孙没有得到分封的就沦为了贫民。
如三国的刘备, 空有皇室血脉,但已经没了任何特权。】
刘彻摸着下巴,神迹这个意思是后朝不如他们大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