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就是让周东野酸的第二点了,贾璋太年轻了,他今年不过十七岁,就算绍治帝在殿试后忘了他, 他熬过两任转迁时也不过二十三岁。
二十三岁,周东野头疼地想, 他那个生来要账的儿子在二十三岁时连举人都不是呢。
这么年轻,这么生机勃勃, 就算是熬也能把他们今天与坐的这些人全都熬走。
这意味着什么,大家心里都一清二楚。
杨门后继有人了。
只要贾璋稳稳当当地走下去, 杨门至少还能在朝堂上活跃四五十年……
李汲的心态向来不如周东野好,自然比周东野还要酸。
但他知道,他这块磨刀石可以得罪新帝,但不能真把新帝得罪死了,否则他只会死无葬身之地。
而张泰维他与杨宗祯同为上皇指给新帝的理政大臣,在周、李二人不倒下之前,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是不会恶化的。
因此他就算是酸,也得露出与有荣焉的微笑出来。
更何况他是聪明人,御笔朱批已下,若作更改,未免有损君威。张泰维是不会去触犯绍治帝的底线的。
所以在绍治帝问几位阁老的意见时,众人都恭声赞颂陛下英明。不过真正觉得心中畅意的阁员,大概除了杨宗祯外再也没有别的人了。
殿下没交卷的贡生听到绍治帝与几位阁老已经定下了此科状元的人选后,眼中都露出了羡慕的色彩。
三元及第,这是多少文人梦寐以求的功名?若是自己能以身替之,此时死了都值了。
只有对状元之位尚未死心的几位种子选手听到几位阁老山呼万岁后神色一黯。
他们本来以为自己排名靠前,还有奋力一搏斗的希望的。
如今这个希望也彻底破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