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貌秀雅的孙氏亲自接了圣旨,贾璋守礼地垂下眼睛,在孙氏接过圣旨后立刻退到后面,让黄宏赐下礼物,奉承新娘娘。
孙氏一家自是欢天喜地,在送贾璋和黄宏离开时,又奉上两份红封。
贾璋装在袖子里面离开了,回家后打开一看,只见里面放了四张五十两的簇新银票。
真是够大方的了,只是若这么打点下去,孙家便是有一座银山也填不饱宫中内宦的胃口。
他上一世就是内宦,清楚那些贪财的内宦有多欲壑难填。这位孙嫔娘娘得宠还好,若是孙嫔娘娘不得宠,孙洛还不肯放下的野心的话,只怕孙家就逃离不了被内宦无度索取的命运了。
不过这事和贾璋没关系,反正他们贾家也没有娘娘,因此完全不用担心内宦索取的事情。
他心里很是庆幸,当初怂恿贾赦阻止元春进宫绝对是他做出的最英明的决定之一。
若是元春成功上位瑞王侧妃的话,说不定今年的状元就不是他了。
若是元春没能成功上位,被迫留在宫里做宫女,他也能想象到二房夫妇会在选秀时产生什么离谱的想法。
反正不论如何,都会给他拖后腿就是了。
所以还是如今这样好,元春嫁到石家,孝顺公婆,生儿育女,成为贤妻典范。不但不会给他拖后腿,还能给家里三个妹妹抬抬身价。
赵夫人能信得过迎春的教养,除了老太太外,未尝没有元春的作用。在外人看来,元春和迎春都是老国公夫人抚养的孙女,迎春就算再差又能差到哪里去呢?
晚上下衙回家,贾璋在回鹤鸣苑的路上见到紫鹃和雪雁提着满篮桂花往菁莪馆走,贾璋问道:“你们姑娘是要制桂花香,还是要酿桂花酒?”
紫鹃笑道:“是要制桂花香,姑娘不爱这款香,但老太太喜欢,姑娘是要制来孝敬老太太的。”
贾璋点了点头,回鹤鸣苑换下官服后,请迎春一起去黛玉那里凑热闹。
研磨、炮制、蒸馏……在经过几道最基本的工艺过后,黛玉把制好的半成品装到了青瓷瓮中,然后吩咐青雀带着小丫鬟,把这封好的青瓷瓮埋到院子里面的梨树下头。
忙完这一通后,三人一起在菁莪馆用了晚饭,青雀、红杏和司棋带人去厨房提了晚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