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商也很喜欢这样的服务,只管买和给钱,后续一点都不需要操心。
船舶司不但会查验这些东西有没夹杂违禁的东西之外,还会帮忙看这些东西的质量如何。
要是特别差的,数量不对或者货不对板的,船舶司就会打回去,不会叫海商吃亏。
有些海商来晚了,订单都排满了买不到,这时候就有二道贩子出没,价钱贵一点却能买到货,海商带回去加价卖,一样有赚头,也不介意跟二道贩子做买卖了。
当然这是海商看来,商贩的价钱其实一点都不便宜,二道贩子就更不便宜了,不过船舶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卖给自己人贵了,那不行。卖给海商贵了,那可以。
但是贵得太离谱的,船舶司还是会拦着的。
又不是一锤子的买卖,海商以后还会来,卖得太过分,这不是赶客吗?
商贩也很有分寸,价钱虽然高,但是不会太离谱,东西也不会太差,又不会夹杂乱七八糟的东西在里头,就能赚个盆满钵满。
皇帝多日没见郭珍珠,几乎可以说是打开了话匣子,把外头的事都说了说。
郭珍珠坐月子久了,除了听僖嫔和宜妃聊天和给自己念念游记,只知道一点宫里的事,外头的事就只能靠皇帝来。
皇帝也很给力,过来后就给郭珍珠说了不少,她是听得津津有味。
商贩很聪明也挣钱,海商过得舒服也很满意,算的是双赢了。
另外海商进货还要交税,哪怕跟二道商贩做买卖也得交,充盈了国库,皇帝也得益,算是一石三鸟。
这么多的好处,大臣们又不瞎,自然不再反对,皇帝最近过得也舒心多了。
皇帝忽然皱了皱眉头说道:“只是有大臣写折子给朕,说养一家子十分困难,俸禄又不高,想跟国库借钱周转……”
“朕要是不借,实在有些不近人情。若是借了,那么这笔钱是不大可能再要回来。如果提高大臣们的俸禄,一时之间又太多了,国库只怕要支撑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