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女领主

中世纪女领主 第31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不能沾水,使用的时候就得非常小心,下雨肯定是不能穿了……这样一来,就不是人穿鞋,而是鞋穿人,人成了物品的奴隶了。
当然,皮底鞋的舒适路易莎也是承认的,如果是后世常见的硬底皮鞋,穿来打网球是很累。但过去路易莎也曾穿这种柔软的皮底鞋打球,倒是比想象中的好。
事实上,路易莎为了运动的时候穿着舒服跟脚,特意命制鞋匠准备‘网球鞋’——当然和后世的网球鞋不同,只能说是力求轻便、舒适与牢固了。
直到最近,在制作‘网球鞋’这件事上,服务于路易莎的制鞋匠才有了可喜的进展。现在穿在路易莎脚上的平底鞋,就是这种进展的‘成品’。
“……您的鞋子,大家都很意外。我想如果不是制鞋匠已经了解您的性情,是不敢呈上这样的鞋子的。他好像是个巴伦人,这是那个国家传统的‘农夫鞋’,原材料易得且结实耐用,正适合农夫劳作时来穿。”
路易莎对‘巴伦’这个国家,最大的标签就是原书女配之一的巴伦公主母国……当然,现实中‘巴伦’也是个挺重要的国家。关于这个国家的地缘、王室等等,路易莎作为未来的布鲁多女伯爵,也有大致的了解。
“那不是问题,只要适合玩儿网球时穿就好了。”路易莎当然不在意这原本是什么‘农夫鞋’。
这款‘农夫鞋’是用草绳制作的鞋底,帆布做的鞋面。
虽然是草绳底,但路易莎穿着是挺舒适的,这一方面是原材料不是一般的‘草’,而是一种产自地中海,柔软坚韧的海草。另一方面,就是制作方法了,它得先编结成细绳,再制作鞋底。
路易莎不知道原版的鞋底是怎么做的,反正服务于她的制鞋匠,是按照她的要求,倒了石膏模,一比一复制她的双脚制作了鞋楦。然后又根据这个鞋楦,贴合着脚底形状,做出了鞋底——此时的皮底要做成这样很难,而‘农夫鞋’的鞋底用细绳编织、缝合,因为原材料足够‘细小’,反而能构建得细致贴合。
其实像路易莎这样严格要求鞋子合脚的做法,在此时也是技术革新了……要知道,中世纪的鞋子,基本还左右不分呢!
原版的巴伦农夫鞋,其实还要在鞋底包裹沥青(天然沥青并不罕见),大概是为了防水、耐磨吧。这一步路易莎倒是免了,主要是沥青层太薄,根本没用,要是太厚,鞋子就太重了。而且她穿这个是打网球,根本不用考虑防水,反而是露出麻绳底能防滑。
还有耐磨的问题,不够耐磨就经常换好了,当成消耗品也可以。真要说的话,以此时的标准,她的‘农夫鞋’消耗得再快,也比不上穿一双皮鞋打球‘奢侈’——编织、缝合草绳鞋底固然费工,可中世纪的人工又不贵。
就算路易莎的鞋底要比普通鞋底讲究,也不到质变的地步。巴伦的农夫都能穿这样的绳底鞋干农活,那路易莎穿来打打球就更不是问题了。
当然,路易莎脚上的绳底鞋和巴伦农夫穿的也有别的不同。像原版的农夫鞋鞋面用料就很少,一般就是鞋尖和鞋后跟有布料,很像后世的包头凉鞋。事实上,巴伦农夫鞋,本来就是一种凉鞋来着。
路易莎的网球鞋鞋面,则是基本按照她上辈子穿过的小白鞋来的,那种鞋不是专业的运动鞋,但她小时候大家都叫那是网球鞋……
帆布制作的厚实鞋面用皮革制鞋的方式制成,这样可以底部整个固定到麻绳鞋底上。比起传统的,只将边缘缝在鞋底。一方面是更舒适,帆布底隔开了硌脚草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快速跑动的时候更加牢固。
这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种农夫鞋就是因为不够牢固,农民经常需要在穿上后,再用金属丝绑在脚上,以防受力之下脱帮。
另外,路易莎这双鞋子的正前方,有此时非常少见的穿眼鞋带。鞋带穿过了三对鞋眼,底下甚至还有鞋舌!
此时是有用系带固定的鞋的,但那多是襻带,再不然就是鞋扣辅助将鞋固定在脚上了。相比之下,穿眼鞋带比襻带简洁方便,比鞋扣轻巧廉价,甚至在‘固定’这个实际功能上也更胜一筹。
路易莎正和雨果夫人说着‘网球鞋’的事儿,忽然有人急匆匆从外面进来,张望了一下就直接向路易莎走来。
这人只是个传话的,向路易莎行了一礼后就禀报道:“路易莎郡主,玻璃工坊的马克西姆要见您。”
第48章 穿越中世纪048
路易莎立刻见了马克西姆。
马克西姆并非是布鲁多宫廷的人, 如果没事,不大可能来见路易莎——想想最近交给马克西姆的任务,路易莎首先想到的就是玻璃除气泡的事儿办成了!
事实也如她所料, 马克西姆喜气洋洋而来,还带来了最新生产出来的样品,一块经过切割的玻璃板。这块玻璃板呈方形,边长大约三四十厘米的样子, 是马克西姆用麻布包裹了后带进特鲁瓦宫的。
路易莎将玻璃板摊放在桌上,一点一点查看玻璃内部的情况。要说这块玻璃板里一点儿气泡都没有, 那是不可能的, 但属于是乍一看注意不到那些气泡的程度。如果是这个水平的玻璃板,用来做银镜完全足够了。唯一的问题是,良品率是多少?
哪怕是之前,不计成本的投入下,大量的玻璃板出品中,也能挑出差不多品质的玻璃板呢!
如果良品率依旧低的令人心碎, 那就没意义了……倒不是成本问题,嗯,或者说成本只是小问题,毕竟价格开的足够高,还是能赚钱的。
更大的问题是,路易莎即使是要把银镜做成奢侈品,也不是那种字面意义上‘价值连城’的。那种才出货多少?也就比一锤子买卖强的有限。在她的计划中,得源源不断有银镜交易达成才行, 那样才称得上是‘财源’嘛。
另外,也只有这样,才能带动一座城市的繁荣……历史上威尼斯的兴盛当然不只是因为一个水银玻璃镜, 但威尼斯那样的大城市在此时也不多见。如特鲁瓦城这样的中型城市,本来就不差,一个玻璃镜业,也够它完成一次飞跃了。
“怎么做得这么干净漂亮的玻璃的?良品率怎么样?”路易莎看过后高兴地问道。
她其实有一些猜测,至少不会是之前的良品率,不然马克西姆也没必要来‘报喜’了。
马克西姆在一旁早有准备,立刻回答:“是新来的玻璃匠马尔科立功了!他真是调制玻璃液的一把好手,在他了解我们原本如何配制原料后,立刻提出了两个改变。一个是□□的用量调整,我们过去总以为□□的用量应该是越多越好,他让少用一些。”
路易莎因为关心窗玻璃和玻璃镜的原因,也完整了解了一番玻璃生产。所以知道□□是砒石的一种——天然存在的砒石有红砒和□□,□□比较纯,基本可以看做是‘砒霜’。
砒霜如果足够纯净,用化学式表达就是□□。换个说法要用□□,其有效成分就是□□。
路易莎其实不知道□□和砒霜是□□,她只知道□□用在玻璃生产中,应该是做澄清剂用的。
所以说啊,穿越文里‘沙子+石灰石=玻璃’的总结,实在是太精简了!不只是没提沙子的种类(用沙子是为了二氧化硅,真不是所有沙子都可以的),还只字未提烧玻璃要在原料中加入澄清剂、助熔剂等。
没有这些,也不是烧不成,只是会‘事倍功半’。费时费力费钱,得到的玻璃却质量很差!
路易莎心里估计,大家平常用□□做澄清剂之一,肯定朴素觉得,放的越多越好(只要不超太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