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女领主

中世纪女领主 第84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这主要是为了立足本地市场的同时,不被西岱、第戎的肥皂商人注意到。此时的交通、信息都障碍重重,而且市场与市场的共通性很差。所以哪怕是发生在临近城市的生意,没有特殊原因,被感知也会很慢。或者说,就算被感知到了,对行业内的商人也就是个‘消息’而已。
这有些像后世,一个国家的人看另一个国家的超市,会感慨有些商品比起国内真的好贵/好便宜。但不管是贵是便宜,对生活在国内的人来说也就是个消息,是不会影响生活的。
总之,这样一来,冷集市开市时提货,不可能一次提清的。所以之前就商量好了,第一批先提总数75篮,也就是15000块的特鲁瓦红酒皂。剩下的25000块,会在冷集市期间和结束时,再分两次提取。冷集市是要召开一个月的,这一个月期间再成熟25000块肥皂是可以的。
实在不行,晾皂期差不到一个礼拜,也不是不能接受。这样一来,总能补足缺口。
“是的,没问题,罗伯特先生。”刚刚算完账的会计师站起身活动了一下身子,忍不住说道:“15000块肥皂,再算上后续的25000块,一个月内要在西岱和第戎这两座城市投放总计4万块的硬肥皂,这可能吗?真的能消费这么多硬肥皂吗?”
对此,罗伯特作为肥皂工坊的主管,想的可太多了,当下非常肯定地说:“没问题的,这是经过计算的数字。就算我们只想多卖肥皂,出真金白银进货的代理商们,他们总该考虑得更清楚吧?”
其实这个时候才付了定金,不过也没差别。难道后续卖不出去压货了,几个商人还能反悔退货,或者不给未来的布鲁多女伯爵付尾款吗?一开始可没强迫他们,大家心知肚明生意的风险,签下订货单也是两厢情愿的。
“4万块,西岱和第戎的家庭数量……差不多是3万个左右吧,一个月以内,平均每个家庭要购买不止一块特鲁瓦红酒皂吗?”会计师不愧是会计师,对数字很敏感,一下就想到了这上头。
不过他懂数字,却不怎么懂商业。罗伯特听了立刻笑了笑:“您算的很对,平均每个家庭不止一块特鲁瓦红酒皂。这当然很难,因为很多家庭不会买东方肥皂或优质软肥皂,甚至最粗劣的本地产肥皂也很少用。再说了,时间只有一个月,很多人还来不及了解到‘特鲁瓦红酒皂’呢。”
“不过,这是平均数字,一些使用优质肥皂较多的家庭,一家人一个月就可以用掉几块硬肥皂了。我们还提示过代理商,可以主动和公共浴室合作——他们是最有意愿更换更划算的特鲁瓦红酒皂的,而且很多市民去浴室洗澡,就可以在浴室了解到我们的肥皂了……”
“再加上,一些机灵的分销商,看到特鲁瓦红酒皂的好处,应该会批发采购一些。我怀疑,他们会去一些周边富裕的镇子,进到货后加价售卖。直接加价到和东方肥皂差不多,或者略低一点儿价格,难道卖不出去吗?”
“那些镇子可没有西岱、第戎这样大市场的强势行会,而且只是赚一次快钱,根本不会有什么阻碍……而其中的利润可是很可观的,对那些小分销商,说不定这一次就能赚到普通行情下半年的利润了。”
会计师还真没想到那些小分销商会从合作的代理商那里批发,而这样一想,又觉得他们不管能不能赢下这次的‘商战’,至少手头4万块肥皂是能出清干净的。
和西岱、第戎的人交割了第一批红酒皂之后,罗伯特就跑了一趟路易莎那儿。既是说明完成了第一批交货的事,也是将最近肥皂工坊的增产情况汇报给路易莎——当初修建厂房的时候是很用心的,虽然是改造原有的房子而成,可地方够大,房间也足够,为增产安排新的生产设施非常容易。
其实,特鲁瓦红酒皂在和西岱、第戎的代理商谈好订单后,罗伯特为了保证生产就增产过一次。不过那一次并不需要购进生产设备,也不需要开新房间,只需要增加人手就可以了——事实上,本来连增加人手都不必,直接让现有的雇工加班就是。只要多给钱,他们肯定是愿意的,这还省了培养新工人的事儿。
不过最后考虑到,特鲁瓦红酒皂大有前途,肥皂工坊迟早要雇更多工人。与其今后一次雇太多新手,导致产品质量或生产效率下降,还不如这时候就开始多雇人。
“……4万块的订单,预计利润能有150多镑。再加上过去在布鲁多出手红酒皂两万块左右,也赚到了160镑左右。肥皂工坊至今,不算最初的投资的话,已经有310利润。”
在布鲁多出售的那些红酒皂,因为大多数直售,只有一小部分会过一道小分销商的手,利润高很多,所以两万块也能有160镑左右的利润……以后估计也不会有这么高的利润率了,毕竟等市场推开了,肥皂工坊在本地也会多和小分销商合作,而不是选择自己把钱赚完。
忙了几个月,利润‘才’310镑当然不是路易莎目标所在。她觉得硬肥皂作为一种有一定门槛,运输比较容易,价格不高也不低,市场上限也不低的商品,还是很有潜力的——这里的有潜力是指,它很适合集群生产,然后一个或少数几个产地供应整个西方,是能做支柱产业的!
路易莎上辈子历史上的叙利亚、马赛等,莫不如是。
现在路易莎就是想把特鲁瓦做成第二个马赛,不然依靠玻璃镜这种雇人始终有限的玻璃镜,还是不够。
当然,特鲁瓦条件不如马赛好,作为地中海港口城市的马赛,无论是进口油料,还是出口商品,大部分可以走海运,快捷又便宜。不过,那也是大航海时代的事了,现在的海运受限于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和海上的‘治安’,尚未那么强势。不然特鲁瓦作为一个内陆城市,也不可能成为此时国际贸易批发中心了。
甚至,至少在当下,特鲁瓦的条件其实是要好于作为港口的马赛的!每年的布鲁多集市,让国际贸易批发商汇聚在此采购。‘特鲁瓦红酒皂’作为本地特产,具有天然优势。
“做的很好,到现在为止,肥皂工坊完成了我布置的一切任务,并且还有超过,这是非常、非常难得的。”路易莎对罗伯特的工作表示了赞赏。罗伯特并不是那种很有开创性的人才,但他特别踏实仔细,交给他什么事,好像只要他保证自己能完成,就完全放心了。
这样的人才看起来普通,然而‘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其实是很难得的。
路易莎之后又批准了罗伯特的几个建议,并就肥皂工坊以后的发展商量了一下。谈完了之后,路易莎叮嘱他:“如果市面上出现了特鲁瓦红酒皂的仿制品,立刻查清楚。如果不是家庭小作坊,而是有一定实力的人,就可以给他们一些提示了。”
路易莎本来就不是要把肥皂做成独门生意,现在肥皂工坊雇的人越来越多,有心人想要从雇工那儿弄到工艺其实并不难。当然了,知难行易,只是从雇工那儿听一听,就能复刻出现在的特鲁瓦红酒皂,那是不可能的。怎么也得一年两年的,这才谈得到品质相差不多(但还是能被感觉到二者不同)。
就这还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挖到路易莎这边参与过制造特鲁瓦红酒皂的工人,并且足够认真仔细,才能做到呢——一方面,‘复制’本身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就像看视频学做菜,想要复刻一道菜的大致味道,都不知道要失败多少次呢!
另一方面,绝不能高估此时工人的能力,他们绝大多数都从未学过文化知识。会一些技术的,是从小跟着师父学一样技术死磕出来的。而非技术工人的普通工人,真的不要指望他们能好好完成生产任务,他们总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出错。
路易莎的肥皂工坊雇工,要让他们适应这里更接近后世工厂的一板一眼听指挥,都花了很大功夫,而且结果也只能说差强人意。
至于说他们的工作中技术的部分,那也是前辈带后辈,尽可能去教罢了。因为红酒皂的各种配方、生产工艺都是自家手上捏着的,学起来总比外面的接受二手教学要快要好吧。
总之,当下仿制‘特鲁瓦红酒皂’基本不可能成功,就一个氢氧化钠就够他们琢磨的了——肥皂工坊用的苛性钠,是直接弄好了,送到肥皂工坊用的。说这是‘碱’,工人哪知道这是哪种碱?就算说出去,别人估计也只当是苏打灰什么的。
路易莎对罗伯特说的给‘提示’,其实是提示那些人找她的意思……这样才能组一个‘特鲁瓦肥皂行会’,将当初她的设想变为现实。
路易莎的叮嘱,罗伯特当然放在了心上,之后就有注意着这些。不过不知道是不是特鲁瓦的工坊主都不太行,比路易莎预想的还差,总之整个特鲁瓦冷集市结束了,市面上依旧没出现稍微像样一些的红酒皂仿品。
是有别的红酒皂出来,但都是软肥皂。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做的,或许就直接用了红酒,制作出来的软肥皂红酒味还真的挺浓的——应该说太浓了,仿佛是红酒不要钱一样。
啧啧啧,也就是葡萄酒原产地才能这样浪费了!
是的,‘浪费’。要知道问题是其他原材料浓烈的、不好闻的味道,没有先去除大部分。这样直接上红酒,只会显得味道又乱又不好闻,不是酒香,而是酒臭了!
这甚至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会往肥皂里面放花瓣,不限于玫瑰花瓣,似乎是能采摘到什么花就用什么花。都是一些鲜花,经过一番加热和皂化后,就有一种煮熟了的植物的味道,并不好闻。而且可以预计的是,要是不赶紧使用,这些煮熟的花瓣还会腐烂,味道会更可怕。
弄得路易莎琢磨着,还是不要等那些肥皂工坊主‘开窍’了。直接散布出消息,说自己这边要搞一个标准的‘特鲁瓦红酒皂’,可以接受其他人‘加盟’(不过,只有在特鲁瓦生产才行,‘特鲁瓦红酒皂’就是要限定特鲁瓦啊)。
“唉!算了,先不想这些了,应该先看看好消息。”路易莎琢磨着,觉得还能等一等,便顺势放下了。手中拿着一封信对身边的侍女说道:“总归还是有好消息的,我们西岱的朋友,第戎的朋友,都做得不错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