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娘子打江山

我家娘子打江山 第13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叶云岫没摸,她这会儿倒不怕了,但是对于活物的本能抵触,却也让她并不想碰它。
毕竟对她来说,末世之中但凡活的动物,都跟可爱沾不上边。
畸变的活物是如此,陌生的人也是如此,凡是不被信任的、不能为她所掌控的东西,都意味着可能带来的危险,让人本能地抗拒。
叶云岫仔细看了看这只兔子,问道:“它不咬人吗?”
“哈哈哈,兔子怎么会咬人呢。”谢凤宁舒服地揉着兔子毛。
谢让却说:“咬人的,你没听过那句话吗,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他这么一说,叶云岫更加不想碰了。
谢让洗了手坐下烤火喝茶,偶一侧头,便发现身边的小姑娘盯着兔子,神情带着某种戒备抵触。
他以为她害怕,笑着安慰道:“没事的,这东西不可怕,反正我还没见过兔子咬人的。”
最终这只不知道会不会咬人的肥兔子,当晚就被谢让悄默声收拾干净,兔肉炖了一大锅,皮放在不扎眼的角落晾起来,打算着抽空鞣制好了,够两个小姑娘一人做一件围脖领子了。
这一锅兔子肉他们第二天年三十中午才吃,一人一条肥嫩的兔子腿儿,肉汤配着馒头,美美体会了一把大口吃肉的豪爽。
得亏兔子有四条腿,三个人一人一条还有剩。
午饭吃得饱些,除夕夜的晚饭是一定要去主院吃的,眼下家里这个情形,这顿年夜饭只怕气氛不会太好,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
年夜饭谢凤歌没露面,崔氏也没来,听说病倒了,小王氏带着杨姨娘几个人张罗的这顿饭,凤宁也去帮忙包了饺子。
谢让去堂兄弟那桌坐了,叶云岫和谢凤宁坐在一桌,中午兔肉吃得实在,还不太饿,便随意吃了几个饺子。
饭后陪着坐了会儿,老王氏发话说她乏了,叫大家各自回去守岁吧。谢让带着两个小姑娘一起回自家小院,烤着火盆守了一会儿岁,叶云岫就跑回去睡觉了。
年初一又要早起,叶云岫被叫醒时,起床气还没来得及生,便被谢让塞了一串红绳系着的铜钱,说是给她的压岁钱。
看在有压岁钱拿,并且那串铜钱红绳编制得十分漂亮的份上,叶云岫迷糊了一会儿,皱着脸,勉为其难接了钱,爬起来洗漱。
梳头的时候谢让给她髻上插了朵红绒绢花,出去一看,谢凤宁垂鬟也绑了红色丝带,大家一起去主院拜年。
出人意料的是,谢凤歌也来了,穿一件簇新的石青绫子袄,玫瑰红云锦裙子,头上明晃晃的赤金飞凤挂珠大钗,身边还带着丫鬟。
第17章 无路可退
谢凤歌也没搭理旁人,傲然地来了,只给老王氏拜了年,便又傲然地走了。
要说谢凤歌,即使被伯府休了,却也有在娘家傲气的本钱,她手中握着的那份嫁妆,可是足够丰厚了。
当初谢家能攀上广平伯府这门勋爵之家的婚事,又是嫡长孙女,倾尽全力给她办嫁妆,连同铺子、田庄,足足陪嫁了一百零八抬。
可也因为这份嫁妆,自从谢凤歌被休回来,整个谢宅就各怀鬼胎,没消停过。尤其三房,谢寄和小王氏嚷嚷好几回了,说既然人被休回来了,当初公中出的嫁妆,那就应该还回公中,哪能还归她谢凤歌一个人。
搁在以前是一份嫁妆,搁在现在的谢家,那就是天降横财,巨额财富,谁能耐得住。
崔氏当然不干。在崔氏看来,谢凤歌的嫁妆是属于他们大房的,正好贴补给谢诚。几车嫁妆拉回来,实物摆件那些谢凤歌不能一直看着,早就落到了崔氏手里,可真正值钱的铺子、地契、金银之物,都被谢凤歌一手抓着。
谢凤歌也不是个傻的,钱这东西,在谁手里谁说了算,怎么可能交给别人?
所以谢宅这一个年节闹的呀,鸡飞狗跳,剑拔弩张。
谢凤歌大约也清楚亲娘是什么货色,她就紧巴着祖母老王氏,有钱她往老王氏身上花,今儿送燕窝、明儿送蜀锦,后儿又说要给祖母打几件时兴的新首饰。果然老王氏开始护着谢凤歌了。
不过这些都与谢让无关。他对谢凤歌的嫁妆毫不关心,只管窝在小院里,自家三口人安生过年。大冷的天,难得年关里享个清闲,他就每日督促两个小姑娘练练八段锦,自己闲来读几卷闲书、弄点儿吃的喝的。
叶云岫开始不喜欢过年了。过年总有这样那样的事情需要她露面,要跟一堆不喜欢的陌生人打交道,吃个饭也一堆规矩,烦死了!
好容易熬到元宵节,吃过元宵,这个年关才总算过去了。
元宵节一过,叶云岫便心安理得地窝回小院,谢让的事情却还没完,不光以前日常的事情重新忙起来,又开始交际应酬走亲戚了。大家大户,你都不知道家里能有多少亲戚。
正月十六“走百病”,不宜出门,安生一天,正月十七,老王氏的娘家人就上门来了。
一下子来了祖孙三代,老王氏的娘家嫂子、也就是小王氏的亲娘,老王氏的侄媳妇、也就是小王氏的娘家嫂子,陪着来的是小王氏的娘家亲侄子、老王氏的侄孙。
祖母的娘家人一来,各房自然都得去见见,谢让带着谢凤宁走了一趟,见了礼、说几句话,小王氏的娘和嫂子便拉着谢凤宁问这问那,嘘寒问暖,别提有多热络。
谢让脸色微变,不着痕迹地给谢凤宁使了个眼色,兄妹俩便找了个借口,很快告退了离开。回到小院,谢让二话没说,赶着驴车就从西角门出去,把谢凤宁送去了外公家。
其实外公家里不是很方便,可谢让眼下也没有更合适的地方。
外公原本也是殷实人家,身上还有个秀才的功名,衣食充足,儿女一双。女儿也就是谢让的母亲就不说了,谢让的舅舅为人忠厚,读书科举不太行,在陵州府谋了个小吏的差事。朝廷修建临阳行宫,谢让的舅舅被派遣去往临阳押送木料,不知怎么就出了差错,触怒贵人,被杖责八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