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之前女郎特意叮嘱过他尽量劝住漠北王,张铮十分认同女郎的话,而且,羯族领地中还有那么多汉人,他绝不可能看着汉人被屠杀。
拓跋骁沉默了会儿,道:“男丁有投降的,不杀;若不降,杀。”
“不行啊王。”
“他们现在投降,过后又来偷袭我们怎么办?”
众人七嘴八舌地说着,拓跋骁忽然抬起眼皮看向他们,众人便觉有股无形的力量迫了过来,不自觉噤了声。
“本王已经决定了,不必再多说。”
众人只能低声应“是”。
他们劝不住王,便把这份不满迁怒到了张铮身上,觉得都是这个汉人影响了王的决定。
刚攻占一片土地,按理拓跋骁要多留段时间镇压那些蠢蠢欲动的人,可他离开王庭一个多月了,实在着急回去,便在各个重要城镇、关口安排了鲜卑骑兵,又把一些羯族男丁抓到一起,让张铮负责t将他们押到土默川去。
至于女人和孩子,按以前的情况他们自然是战利品,他的属下也早想瓜分了,拓跋骁却没允许他们动手。
他想起了她说过的话,前些日子读了不少书,他的想法也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他今后想入主中原的话,光靠杀戮是不行的,当然,该杀的他也不会手软。
于是他把那些羯族贵族女人和孩子分给了底下将士,其余平民暂时不许动手。
众人虽有些不满,但拓跋骁威望极高,他们也不敢再说什么。
中间还有件出人意料的事,拓跋勿希拒绝了所有战利品,他没说原因,就说不要。
众人其实也能猜到,他对雁门关前那场大败至今耿耿于怀,能打下羯族基本都是拓跋骁的功劳,他不想让人觉得自己占拓跋骁的便宜。
不要就不要,拓跋骁才不会硬塞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