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姨,你能帮我们把鸡蛋拿回家吗?我想和珍珍姐姐在院里再玩会。”
“当然可以。”周玉英笑。
不过她显然不能和施宛一样掀起裙子兜,左右看看从地上捡起个竹篮,才把鸡蛋接过去。
回屋途中,又折到到番茄架子边扯了个番茄边吃边回。
“王念,一会儿走的时候我要摘点黄瓜和番茄走。”
文西乡本地黄瓜是那种皮泛黄的地黄瓜,而王念种的是刺黄瓜,汁水没那么丰盈……但清甜更甚。
番茄更是又沙又甜,完全可以当成水果吃。
“门边有背篓,你想摘多少摘多少。”
茶几上已经摊开了许多纸包,王念坐在小板凳上,正埋头将混在一起的干贝和虾米分拣开。
“你看看这次的海货能做些啥?”
周玉英坐到沙发边,啃西红柿啃得带劲儿,连汁水什么时候滴到衣领上都没发现。
“我看有不少虾皮和干贝,干脆做点海鲜酱?”王念想了想随口提议。
“需要什么配料你跟我说,趁现在有时间我去供销社买。”
“家里都有现成的,现在就能做。”
“现在?”
“今天不弄好,就得等到下周。”
下周有没有其他事还不一定,对王念来说能做的就要先做,绝不允许推到明天。
“我是真佩服你。”周玉英拍拍手站起来:“要帮忙干些什么尽管吩咐。”
两人这种无形的默契好像不需要特别说明。
周玉英出干海货,那王念就出调料,成品两人各一半,谁都不会计较谁占便宜谁吃了亏。
“那就劳烦我们周主任去后院帮我抓两把新鲜红辣子来,咱们今天就做个辣的海鲜酱。”
“遵命!”周玉英笑。
干贝和虾仁都用冷水泡上,还需要把虾皮里的小石子捡干净。
王念一在灶台前出现,隔壁屋的胡婆婆总要长叹口气,羡慕人家生活开得好的同时,又觉得太不会持家。
只要胡婆婆一叹气,刘超仙就会立刻拿上手里的活坐到门口。
“你今年种的大蒜个头真大,留种了没有?”
王念从碗柜里端出来的新大蒜各个都有婴儿拳头那么大,皮紫味冲,做的蒜油就是比白皮蒜香。
上个月王念给的蒜油现在是她家面条绝佳搭档,比油辣子都受欢迎。
“落霜之后就可以育明年的苗,到时候你来拔点苗回去。”
“明年我多种点熬蒜油,要不老占便宜可不行。”
过日子吗!聊得最多的当然是家庭琐事,毕竟八卦不是天天都有……
例如一零四号的肖建民和罗曼丽就安静得犹如一滩死水,小半年都没听到两口子拌嘴了。
吴珍珍自从去了幼儿园,王念和段荷花更是没有机会接触。
只知道她全部精力都在求子中,工作之余就是四处寻找能怀孕的方子,家里经常能闻见中药味飘出来。
至于孙秀梅两口子……
“今天休息,怎么没见孙秀梅?”王念奇怪。
“带齐婶子去长生坡公社买布料,说是要做件新棉袄。”
“给齐婶子?”
“不是她又是谁,反正不折腾这样就折腾那样,总没个消停。”
王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