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分到哪个十万八千里的地方,一年到头见不了一次面,一家人就抱头哭吧。
这个事一时半会解决不了,幸好离蒋西毕业还有两个月,还能再看看。
第二天早上蒋明川特地走迟些,跟蒋西要来李兰霜的借条。
“这事你别管了,钱我帮你要,听到没?”
蒋西还没睡醒,人还迷糊着,胡乱点头应下。
蒋明川知道她起床的迷糊劲,温声叮嘱她:“别犯迷糊了,待会爸爸走了不能再睡了,听到没?”
又说早饭放在锅里,吃过再去上学,让她记得涂妈妈熬的蛋黄油,直说的蒋西清醒无比。
蒋西眼角抽了抽,熟练地打着哈哈,敷衍蒋明川:“我知道了,你别啰嗦了,快去上班吧。”
边说边把人往外推,蒋明川只好先去上班。
蒋北已经被李兰霜带走送去学前班,蒋西洗漱完吃了早饭,也背着她的军绿色书包去上学。
从今天开始就轮到蒋西他们班去校厂帮忙,蒋西一向都是踩着点到教室,才放下书包顾老师就来组织大家一块过去。
他们学校的校厂也就是一间大教室,也就是说的好听叫校厂。
没有多余教室的学校,一般直接就在教室里做活。
早些年前,为了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念,就开始流行学校办工厂。
一些大学开办的工厂就比较具体,和“高大上”。搞什么机床,农机产品之类的。
下面高中,初中小学没有条件,主要做一些手工活,拆线圈或者去附近厂里帮忙。
像有些乡下的学校做的大多是搓麻绳,做粉笔,蜡烛等等,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校厂里的产出能覆盖自己学校的用度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