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活寡五十年,重生七零不做冤种

守活寡五十年,重生七零不做冤种 第18节(1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这可不是假话。
“我成天闲着没事儿,能看孩子也算有点用,不是白吃饱。”
不会做饭,不会做活儿,下不了地,上不了山,干点活就要工钱,不是这伤了就是那碰了的。儿媳妇没说烦了,村里老的小的,爱过来坐她屋里家长里短的唠嗑。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生产队上谁家有个啥东西,放在哪了,她都一清二楚,有时候有些人自家东西找不着放哪了,还来问她呢。
可不就是精神头儿够用嘛。
没点本事,她凭啥一辈子不干活儿还吃穿不愁呢。
“看您说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您可太有用了。我们要学的还多着呢。对了奶奶,我在派出所里,相中一个人儿,叫罗厚朴,是去年复员回来的退伍兵,跟我身世差不多,父亲是烈士,母亲改嫁没带走他。吃百家饭长大后当兵了。我看那人挺活泛的,跟咱家小妹能对脾气。等沈默调过去,让他再观察观察?”
这个罗厚朴,洛清微观察有段日子了。小伙子个儿不高,一米七二七三那样,国字脸,浓眉大眼的,见人不笑不说话,有眼色,会办事儿。派出所民警嘛,处理的都是邻里矛盾,丢个猫狗之类的事情多,他都能给协调好,街面上的人都夸。
给介绍对象的也多,但大多都是冲着他是孤儿,想让他入赘的。心疼姑娘的人家,怕他无亲无故,有事儿都没个依靠,不乐意找他这样儿的。
谁给介绍对象,他就一笑,只说是想再存两年钱,攒够了老婆本再说。不能让人家姑娘一穷二白的跟他过日子。
这就是不想入赘,不想靠岳家呗。
也可能是他一民警,哪里都走,介绍人说的姑娘,他八成都是知道的,没相中,不乐意,不好直接拒绝,才找这个理由。
“嗯,听着是不错。我就稀罕活泛的孩子。老实本分的好是好,但是吃亏的也总是老实人。要是闺女能支起家门,当家过日子,找个老实的,听安排,还行。可是女人主外,太累。
咱家沈莲,是看着好说话,内里有脾气。老实的她肯定看不上,脾气硬的,两口子得吵架。
真就得找个活泛脾气好的,能哄着她来,她就不会犟着。有商有量的,她日子能过好。”
自己一手带大的孙女,老太太那是太知道了。
沈云是看着厉害,实际心里没啥主意,多是听爹妈的。之前相那对象,要不是那孩子实在不打眼,她也不会那么硬气。
沈莲看着软,主意正,还敢干。
要真是那软性子,当初能跟夏梦打起来嘛。
第25章 非说自己有毛病
沈默的工作调动下来的很快,最后一批冬储菜上火车,农场里只剩下收尾的零活时,他收到调令,调到了派出所。
“这小子原本就有资格分到公安系统的,拐了个弯,还是一样儿。就该吃这一碗饭,”
副所长老王跟所长一起,开着沈默的玩笑。
“没法子啊。咱这边儿是纪律部队,规矩大,他刚回来那会儿,谁知道得请多长时间的假?哪个公安部门能等他那么长时间。工人就不一样了,事假都能有商量。
这事儿还是武装部老孔跟我念叨过,我知道有调整的口子,才动了心思。今年农场的工作不好做呀,特别是知青那边儿,人心浮动,事儿忒多,指着咱这几个老家伙,跑死也干不完。
这不是想着来个年轻的,咱也轻松轻松。我是观察小沈有一段日子了,不得力的,我不能要。”
副所长竖大拇指,“那是,还得是所长,到啥时候都长着耳朵,也会挑人。”
“你少拍我马屁,扔孩子的人打听着了没?”
王副所摇头,“周围公社都问了,最近一个月生孩子的,一个生下来是死胎,是个女孩,性别对不上。一个在医院保温箱,我特意去看了一趟,孩子还在。
农场就在咱眼皮子底下,也没有能对上号的。请假半年以上的女知青有七个,四个已经回来了。三个还是家里,打电话跟居委会核实过,都没怀过孩子。最近一个月出去过的男知青,那就多了,没法查。
再远的,还有县城里,更没法查。
如果不是男知青在外面做下的孽,就是远处的,没其它可能。”
“你的意思是有人坐火车,路过农场,把孩子扔下的?”
“对。农场这边条件好,不挨饿,能养得起孩子,这些年,养不起孩子往农场送的,也不是三个五个……
要么就是捡孩子那知青从外面抱回来的,这个咱确实没证据。”
虽然都是种地,还是不一样。农场工人挣工资的,又守着农场,肯定是饿不着,家庭条件相对好。养不起孩子又想给孩子找个好人家的,就有往农场送的。趁着天黑没人,放到卫生院门口或是场办门口,要么就是看谁家房子归整,看着条件好的,放门口。
特别困难那几年,捡孩子的可多了。
农场一万多人,几千户,总能找到愿意养的,孩子们也真都找着养家了。
“那就老规矩,贴通知,看看谁家想领养,来报名,咱给选一个好人家。”
结果通知发出去,有三户来报名的,有两家都是家里有两个闺女了,想再要个儿子,儿女双全。还有一家,是赵朝阳和高红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