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宋叙又能如何呢?
这里是羌戎王庭,不是大燕京师。
不管众人心里是什么想法,在羌戎王李宜春的盛情邀请下,众人都没有扫了李宜春的兴致,深夜骑马赶往羌阳河畔。
月华如水,火把连天,将羌阳河畔映照得宛若白昼。
石碑周围,已是层层戒备,直到李宜春一行人到来,防守的士兵方才散开一条道路,请他们进去。
高大的石碑沉于河畔,水流时而拂过碑面,将本就充满岁月印记的碑文,冲刷打磨得愈发古朴。
李宜春下令道:“将它挖出来,搬到岸边。动作小心些,不能损坏了石碑。”
这块石碑确实非常沉重,在一众将士合力之下,才勉强将它抬起,小心翼翼放到木板车上。
李宜春看向一旁格外沉默的宋叙:“宋副使,你是大燕使臣,又精通羌戎和大穆的文字,不如你替大家辨认一下,这是哪里的文字?”
宋叙举着火把来到石碑前,借着火光辨认石碑上的纹路。
良久,他涩声道:“这看着,并不像我们熟悉的文字,依我之见……”
宋叙话未说完,一旁的邱鸿振突然道:“既然是天降石碑,那其上的文字,自然就是天书了。我们这些普通人认不出上面的文字也是正常。”
宋叙抬眸。
邱鸿振微笑,与宋叙对视。
李宜春仿佛没有察觉到两人之间的暗潮涌动,高兴得连道三声好。
他大声宣布道:“听闻圣人千秋节在即,这样的神物,非天下之主不能窃居。我此去京师,当将此物敬献朝廷,敬献圣人,以示羌戎归顺大燕之心。”
***
在吞并羌戎这样的举国大计面前,不同党派朝臣的分歧都被暂时压下。
如今太后千秋节在即,中宫皇后又有了身孕,从羌戎传来的情报也是形势大好,朝堂上一片欣欣向荣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