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瑄昨晚的时候,就想过李隆基会让他在这个时候写诗。
他脑海的诗歌很多,不论是什么场景,都能搬运一首诗来。
台下的人看到玉案前铺开纸笔,就知道李瑄要写诗,特别是是文人、诗人们窃窃私语,期待李瑄能写出什么样的诗篇。
李瑄的诗,首首精品。韵味各不相同。
诗名《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写下这首诗时,寓意变法。
李瑄搬运出来,寓意改元为载,真正辞旧迎新,大唐更加繁荣。
杨玉环觉得李瑄不愧是大才子。
李隆基大赞,此诗太符合他的心意。他决定将此诗挂在中书门下堂。
随后,李隆基让大臣和文人传读此诗。
众人无不夸赞李瑄的才华。
只有李林甫脸色微变,这新桃换旧符,像是在暗示他卸下吏部尚书,李适之走在他前面一样。
他拿着这首诗时,看向李瑄,却见李瑄对他微微一笑。
这个竖子,迟早把你弄死。
李林甫强忍着愤怒将这首诗传给李适之。
李瑄在玉案前,连饮数杯,才主动告退,以免太过显眼。
李隆基特意吩咐李瑄以后要多来兴庆宫,陪他和贵妃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