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大唐天将军 第366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李瑄要慎重考虑。
因为北方的骑兵一直在草原上。
而李瑄麾下的骑兵,开始尝试在高原上训练,目前能适应大非川以北的环境。
至于更往内的雪域高原,还要在海拔更高的地方训练,挑选合适的士兵。
以青海的海拔来看,出现高原反应的概率是很低的,李瑄相信大部分河朔士兵能适应。
“我的两石弓,已经用不到了。不久后会赠送到李将军手中,希望李将军能用此强弓,为国家建功。”
王忠嗣没有再说藏弓于袋的话,说完他向高力士一礼,从座位上起身。
他与李瑄聊的时间够长,让高力士一直等着也不合适。
他没有什么想说的,只是遗憾要退出军队。
还是以这种方式离开。
自从监牢出来,王忠嗣在心中一直有一股闷气,一种惆怅感。
半生戎马,他已经适应那样的军旅生涯。
没有黄沙相伴,看不到军士训练的喝声,他彻夜难眠。
江南的蝶舞莺啼,绚丽花草,不是他的追求啊!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王忠嗣起身离殿的时候,念出这首李瑄很早做出的诗。
等王忠嗣出交泰殿偏殿,此诗刚好读完。
这一世,不欲疲中国之力,已缴功名,是李瑄告诉王忠嗣的。
王忠嗣希望李瑄能不忘初心,始终坚持下去。
他可能永远也看不到北方的边塞风光。
从小在太原、长安长大,却要流落到南方。
李瑄没有阻拦王忠嗣离开。
从感性上,他希望王忠嗣能重新振作起来,好好活下去……
……
“七郎,忠嗣离开,大唐的西北二边靠你了。”
高力士拍了拍李瑄的肩膀,有的事情他心知肚明,但他比任何人都了解李隆基,即便是他也不敢劝李隆基。
“高翁放心,只要我在这个位置上,不论是回纥,还是吐蕃,都不能踏入大唐疆土半步。”
李瑄向高力士说道。
随即,两人出交泰殿,边走边聊……
就在这时,一名小宦官急急忙忙地跑过来,向高力士禀告道:“高翁,不好了,圣人与娘子争吵,圣人大怒,令您将娘子送归光禄卿的府邸。”
“啊……怎么能有这样的事呢?圣人一向对娘子如珍宝一般。”
高力士听后大惊失色。
玉环娘子一向善解人意,不可能无缘无故与圣人争吵呢。
而且已经到了送回杨铦府邸的程度。
李瑄在一旁听得真切,历史上好像就是天宝五载七月份,杨玉环被第一次送归杨铦宅。
“七郎,要不你去劝说一下圣人?”
高力士想让李瑄过去看一下,是否有什么误会。
杨玉环与李隆基是他一手促成的,他可不愿杨玉环失宠。
“高翁就先遵从圣人的旨意,将娘子送到光禄卿宅院。我敢担保,以圣人对娘子的宠爱,不须多久,就会再接娘子入宫中,恩爱如初!”
李瑄不愿现在去掺和李隆基的家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