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大唐天将军 第458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败者没有任何反驳可言,胜者通吃。
因为大唐的边帅也经常为军功入侵吐蕃,也会阻挠吐蕃的信件入长安。
有的战争,输了只能是自不如人。
“你对国家之伤,理应斩于西市。念在你是奴奴的丈夫,我饶恕你一命。吐蕃应该向大唐臣服,自降为番邦,你为吐蕃旧主,我封你为河源县侯,居于长安,作为与吐蕃之好的见证。”
在王公大臣、长安百姓、番邦使节的观看下,尺带珠丹卑躬屈膝,只为苟活。
李隆基不再想着杀死尺带珠丹。
本来李隆基对尺带珠丹恨之入骨,但看到尺带珠丹这种样子,更觉得他活着才能满足虚荣。
以后在大小宴会上,让尺带珠丹见证大唐的强盛。
河源县,为大唐柏海郡新设之县,是为黄河源头之地。
作为吐蕃曾经的领地。如果尺带珠丹知道这个县在,一定会面红耳赤。
封大唐之爵,也意味着尺带珠丹是大唐之臣。
“臣谢圣人宽恕!”
尺带珠丹心中苦涩,进行第三拜。
他听到吐蕃向大唐臣服,这是谁的主意?
仔细一想,尺带珠丹心中释然。
他使三十三万大军全军覆没,除了臣服大唐,还有路可走吗?
吐蕃绝对无法承受李瑄的再一次攻击!
他希望吐蕃新任掌控者,有忍辱负重的意志,而非真正的趴在大唐的脚下,再也抬不起头。
他是一个失败的赞普……
剩下的附属诸王,政务大臣,李隆基没有封赏,只是让将他们全部关在尺带珠丹的宅院中。
那里今后就是他们的活动场所,除非圣人召见,否则他们不能踏出一步。
和附属国的质子不同,他们只是俘虏。
一场隆重的献俘仪式,随着李瑄从通阳门入兴庆宫而结束。
长安的百姓,意犹未尽。
对李瑄的谈论和崇敬,原本就未平息,现再次推向高潮。
三次行走在朱雀大街,使长安百姓无不知晓。
连牙牙学语的孩童,都会被教导将来成李瑄那样的英雄。
长安学堂中的老师在教导学生诗篇时,如果是李瑄的诗歌,比教导别的诗歌要多数个时辰。
学生也喜欢听李瑄的英雄事迹。
诸多文人以李瑄为当世风流。
当然,与李瑄有利益冲突的人遍地都是,他们恨李瑄恨得牙痒痒。
之前歌谣遍长安,李隆基派李琦查证散播谣言者百人。
李隆基将他们全部流放两千里。
这百人都是受雇于人,虽然没逮住散播谣言的真凶,但震慑住长安游手好闲的混混。
如果再有人诱导他们传谣,一定会被这些混混抓起来,到官府领取巨额赏钱。
花萼相辉楼的二楼,无数珍馐被呈上,美酒飘香。
李瑄和诸位将领,甚至还有尺带珠丹等,都要到参加李隆基对李瑄的接风宴。
只是这样的宴会,尺带珠丹等注定如坐针毡。
旁边的酒杯他们碰都不敢碰,还有那人间的美味,他们只能闻一闻。
也没有大臣敢与尺带珠丹等交流。如此情景,还不如坐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