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官吏对李瑄,也非常埋怨。
认为李瑄没事找事!
上奏让李瑄停止常平新法,奉天令没这个胆子。
他只能忍着,观察周围郡县时势。
与奉天县类似的地方还有很多,豪强大族们皆向地方官吏施压。
聪明的地方官吏,只能强顶着!
但一些地方官吏,或者有利益存在的地方官吏,向李隆基上奏。
祖宗之法不可变、贸然行法会有难以控制的事情发生、安居可以不需图变之类的的话,层出不穷。
在他们的挑唆下,两京一十四道,阡陌尽飞马,一道道奏折密集地飞往长安。
在此之前,李瑄也在酝酿对最大政敌李林甫的攻击。
长安,永阳坊。
还是深巷的小酒馆中,只是今日门开着,杜甫和一众文人士子,继续讨论着长安的事情。
常平新法所带来的影响,比想象中的还要大,十来天的争论,从未休止。
甚至还有文人士子,因争论的面红耳赤,在青楼上演真男人大战。
让此次的争论,更填话题。
盛世图变,让保守的文人,反应过于激烈。
甚至比那些被侵犯到利益的官吏表现的还要夸张。
杜甫正在烦恼如何要到华清宫一带,与李相相见。
没有制科及第,已经成为杜甫的遗憾,即便他想成为刀笔吏,也怕李瑄不给他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