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酒肆与杜甫一同喝酒的文人士子,都赶忙恭喜杜甫。
杜甫一一回礼,他祝福在一起喝酒的文人士子,希望他们也能如愿以偿。
回到住所的杜甫,第一时间手写书信,将这个好消息,告诉远在洛阳的妻子杨娧,或许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能再一次重逢。
……
华清宫内宫。
这一日下朝以后,李隆基邀请李瑄游玩。
雪未全化,李隆基和李瑄一起骊山上的朝元阁祭拜。
朝阳阁位于骊山西绣岭的第三峰,在天宝二年大建,是一座道教宫观。
李瑄和高力士陪同李隆基,“虔诚”地为李隆基祈福。
祭拜完毕后,李隆基赐李瑄入华清宫温汤。
并且将一个新建还未使用过的汤池赐给李瑄,让李瑄随时可以温汤。
此汤处于月华门侧,虽然规格不大,大约是太子汤的三分之二,但代表着李隆基对李瑄看重。
李瑄是不喜欢温汤的,但李隆基赐汤,假装很开心的收下。
全当去泡了个澡。
一个时辰后,李瑄出汤,着好衣服后,长发被宫女擦拭干。
她们为李瑄梳理发型,因为李瑄的威名和英武,现又加宰相的威严,使宫女们在侍奉李瑄的时候心花怒放。
不过李瑄认为她们没有长离梳得好,又无比温柔。
出殿以后,李瑄到飞霜殿的偏殿拜见李隆基。
“七郎说自己是第一次温汤,感觉何如?”
李隆基在偏殿笑问李瑄。
得知李瑄第一次温汤,李隆基想让李瑄长长见识。
冬日温汤是天底下最舒服的事情之一。
“回圣人,温汤的感觉,恍若仙境。臣见识浅薄!”
李瑄向李隆基回答道。
舒服是肯定的!
李瑄就怕太舒服了。
“哈哈……七郎为相,在华清宫处理政务,可多来温汤。温汤之前,向中官说一声准备便是!”
李隆基大笑一声,向李瑄说道。
“多谢圣人!”
李瑄点头拱手。
“常平新法何时可以实施?”
李隆基又问李瑄。
“朝廷有一些目光短浅之辈,但这无法阻碍新法的推进,待臣新提拔的判官到来,就可立刻展开新法。”
李瑄向李隆基回答道。新法不是一蹴而就。
一些不利的消息已从京畿传来,以后诸道也一定会有不满的情绪。
“好!我相信七郎可以尽快完成变革。”
李隆基对李瑄抱有很大期望,认为李瑄在短时间内就可完成变法。
有道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李瑄明白这个道理,只是笑着保证。
这时,杨玉环步入偏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