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大唐天将军 第567节(1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五月上旬,杜甫押送着杨锐等人,到达长安城外。
李瑄早已知道消息,在确定杨锐横行无忌后,罪证确凿后,李瑄就以“纵然下官”“渎职”为由,罢上洛郡太守,召其入长安重新审查。
同时,李瑄提拔王昌龄为上洛郡太守。
上洛郡有一个大金矿,还是李瑄告李适之,然后李适之知朝廷的。
由于在龙沙河,便于开采,现在上洛郡的金矿,每年产量为全国第一。
李隆基有更多的黄金妆点自己的脸面。
李瑄告知王昌龄,对龙沙河金矿,要仔细监管,防止有权贵插手。
敢插手的,也唯有杨氏。
毕竟龙沙河金矿距离长安不远,李瑄感觉如果他不在,杨氏一定会将王昌龄贬走,利用大金矿中饱私囊。
天要使其灭亡,必将使其疯狂。
李瑄不会刻意去制止!
在杜甫前往安业县的期间,京兆尹韩朝宗病逝在任上。
李白在潦倒的时候,赞叹过“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使韩朝宗因此名留青史。
事实上,韩朝宗一向高傲,他地方事务处理得不错,在京兆尹的任上,他将渭水分流,使得河水流入金光门,累积成为池子,用来储存西市的木材。
算是一个政绩。
但韩朝宗也有糊涂的时候,他和杨慎矜一样迷信,因此被李瑄握住把柄。
不论如何,韩朝宗在李瑄当宰相的时候,鼎力支持,是李瑄掌控长安的助力之一。
李瑄请颜真卿为韩朝宗写墓志铭,赞同他的功绩。
至于他的糊涂事,未有流传,就让其消散为云烟吧!
在韩朝宗病逝后,李瑄举荐李岘为京兆尹。
李岘是信安王李祎的幼子,从品德到能力,受朝野称赞。
李瑄很欣赏李岘遇到大事时的冷静和从容不迫。
李瑄和裴宽上书后,李隆基同意任命李岘为京兆尹。
……
长安城,距离明得门十里的地方。
杜甫坐在马车上,想着马上就能见到妻子和刚出生不久的孩子。
杜甫和杨娧结婚多年,去年的时候终于诞生孩儿。
他将自己的长子取名为杜宗文,小名熊儿。
此次作为御史出行,惩奸除恶,让他非常有成就感。他也没有辜负李相的信任。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距离这种政治抱负再进一步。
见闻与胸襟的提升,人生的豁达与开放,让此时的杜甫迥异于历史上的“困居长安”时期。
他的诗风一直维持着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一样的风格。
当“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不再的时候,他再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时,韵律绝穷,当行一时。
杜甫认为希望如朝露,勃勃生机的气息,这是我辈的用事的时代。
“停下……停下……”
就在这时,一道喝声,打断杜甫前进。
而杜甫的队伍庞大,还有三百长安府衙骑士,被拦住去路,顿时一阵人喊马嘶。
“何事停下?”
杜甫掀开车帘询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