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巴赫拉姆五世的诗歌非常多,阿费夫就是其中的作者之一。
“天将军是博才的人。”
阿费夫感叹,他不得不承认眼前这个比呼罗珊总督还年轻的男子,是一个可怕的人。
他回过神来,主动向李瑄问道:“天将军叫我来,应不只是呼罗珊总督的问题吧?让我听听你的弦外之音。”
关于呼罗珊总督的事情,其他官吏应该早就告诉李瑄了,他知道李瑄召他这个文人领袖来,一定别有原因。
“据说你是波斯文人中的翘楚,声望巨大。号召那些波斯文人来木鹿城,承认萨珊波斯的建立,并举起属于心中的火把,大食教已经远去,安拉也被我们的神灵打败。天空和大地,属于我们的颜色,我们代表着正义与使命!”
李瑄微微一笑,终于说出自己的目的。
和草原上那些部落,山壑之间的小国不同,波斯人有自己的文明,且异常辉煌。
征服这个国家,先征服他们的文人。
最好让一些文人为他写诗歌,为他歌功颂德。
让他的声望,通过诗歌,在百姓口中传唱。
“您应该知道,我与呼罗珊总督相交莫逆!”
阿费夫答非所问,直盯盯地望向李瑄。
意指李瑄逼死他的好友!
“我与呼罗珊总督为自己的国家而战,我私下可以是他的好友,战场之上,你死我活。哪怕不论对错,当大食的士卒踏上大唐的疆土,我们就是宿命的死敌。我曾写过诗歌,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玉门关是安西入河西走廊的门户,我没有死在安西,就注定我踏在这里!”
“我没有害死呼罗珊总督,是他自己害死自己!”
“大食帝国刚经过改朝换代,元气未恢复,各地总督听调不听宣,现又河中大败,已经难有力量与我抗衡。你们支持波斯王国在呼罗珊地区的建立,才是真想为百姓考虑。”
“我手中有上万名波斯人俘虏,如果你们同意,我就释放这一万名冒犯大唐的俘虏与他们的家人团聚。”
“敢问什么样的神灵,能一念之间,能让一万人复生,数万父母、妻子、孩子得到家人团聚呢?”
“他们祈祷的安拉,应该也不能吧!功德无量,应该也是这么形容的!”
李瑄用一种雄辩的语气,向阿费夫说道。
从碎叶水之战,到乌浒水之战,唐军俘虏八万余人。
其中大食人、呼罗珊人居多,另外还有一些其他行省的民族。
狭义上的呼罗珊人,是定居在呼罗珊地区的大食人。
释放其中的一万波斯俘虏,他并没有什么损失。
剩下七万俘虏,足够他的发展计划。
反而会奠定他在波斯人中的威望,给诗人歌功颂德的理由。
文学,是可以把邪恶美化成神圣的。
用自圆其说的逻辑,用偷换概念,文学骗术,为反派增加个人魅力,从而让读者产生认同感。
更何况李瑄不认为自己邪恶如深渊中的恶魔。
“我可以帮助!但我无法主导其他文人的意见。”
阿费夫是冷静的人,思虑良久后,同意李瑄的话。
李瑄前面的话,只是让他感触。
而释放上万被俘虏的波斯男子回去,却让他产生激动。
百无一用是书生,波斯也有类似的话。
如果他们能让上万波斯儿郎归来,确实是无量的功绩。
“静候佳音了!我非常尊敬文人,艺术和思想没有国界,今晚我要在总督府宴会,木鹿城的文人都可以参加!”
李瑄向阿费夫说道。
阿费夫向李瑄行一波斯礼后,退出李瑄所在的殿堂。
恍惚间,他又看了一眼门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