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大唐天将军 第684节(1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李适之只能让裴灵溪劝一劝李玉莹,哪怕是自己挑选如意郎君,也要在桃李年华出嫁。
现李玉莹在天水王府住下,陪伴裴灵溪,和侄子侄女们玩耍的同时,也是觉得李适之老是唠叨她。
“孩儿拜见父亲!”
随李霅和李季卿入宅后,李瑄一入仪门,就看到李适之正快步走来,他立刻上前拜见。
很明显,李适之听下人汇报说李瑄回宋国公府邸后,立刻出堂,看他三年未见的七郎。
可能是进入花甲之年,李瑄西出远征的时候,李适之提心吊胆。
和他任节度使的时候不是一个概念,因为李瑄踏上一个从未有唐将去过的地方。
他的七郎不愧是天下闻名的大英雄,做出了前无古人的功绩。
虽已罢相,但他们一家尽殊荣。
“至亲不用如此!远征在外,风餐露宿,七郎辛苦了。”
李适之将李瑄扶起来,儿子一如三年前一样,心中宽慰。
见到神采奕奕、目光灼灼的七郎,他心中的石头落下,因为他认为儿子迟早会再度入相。
这和功利心无关,自古文人权贵,都以拜相为最终目的。
李适之老了,希望自己儿子将来越来越好。
其他的儿子才华一般,如李霅、李季卿等,最多是郡守之才。在现在的岗位上,并不是很优秀。
他希望他死去以后,七郎能照顾一下他的兄长。
当年李林甫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右相府是长安最豪华的府邸。
再看现在呢?
物是人非!
“孩儿戎马十年,雪域高原亦去过。在西域谈不上艰苦。倒是父亲,要注意身体啊!”
李瑄握住李适之的手说道。
他觉得最艰苦的战斗,是在雪域高原,许多将士没有战死,反而病倒。
相比之下,西征之战,还算顺利。
他认为大食军队不如吐蕃的步骑,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
“为父有麒麟儿光耀门楣,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说话间,李适之拉着李瑄一起,进入前厅。
虽天色已晚,但前厅之内,灯火通明。
茶水、点心也已准备好。
“七郎,此次回来,有没有机会留在长安呢?”
李适之意有所指地向李瑄问道。
如李瑄这种情况,留在长安,意味着再度拜相。
李适之以为李瑄立下这么多功绩,圣人又给予丰厚的赏赐,此次很有机会。
“我的棱角未被磨平,还不到留在长安的时间。我已经向圣人申请,天宝十四载,再次西征。”
李瑄向李适之回复道。
“七郎还打算变法吗?地方上抵触,是无休止的。欲壑难填啊!”
李适之听懂李瑄的意思。
他担心李瑄陷入其中,难以脱身。
天下太大,总有人会阳奉阴违,欺上瞒下,抵抗新法。
站得再高,也有看不到的死角。
“父亲请相信我,下一次我回长安,一定能整治地方上的豪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