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苦练,又有颜真卿这种的书法大师指点,李瑄的书法早已出类拔萃,他尤精楷书。
当瘦金体的常用字逐渐被李瑄构思完成后,才有今日书法中的瘦劲神韵。
一时震惊众人。
瘦金体在后世评价两极分化,因为不符合宋代以后的一部分文人审美。而且非常难模仿。
但盛唐是飞扬的时代,审美独特,由李瑄写出的瘦金体,让颜真卿、岑参等人惊叹不已。
当然,在这个时候,李瑄可不是为了秀他的书法。
众人沉浸书法以后,忽然看到书法的内容。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话,比瘦金体还要惊艳。
从哲人追求,到关心百姓,再到文学传承。
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格局。
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关怀天下,有境界的圣人。
这一刻,他们仿佛又想起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李瑄。
也验证李瑄的至高理念。
君主无道,就将他推翻,铲除奸佞,还天下太平。
而李瑄的境界明显比他们更高,所以要进行“兵谏”。
至于兵谏以后的形势,自然是李瑄的舞台。
他们当效力李瑄,殊途同归,开万世之太平。
不可否认,这是几乎不可能达到的境界,在后世人们付出没有回报,怨气大的时候还会排斥这样的空话。
但在这个时代提出,由李瑄提出,富有进取精神。
也容易煽动追随者的情绪。
一旦李瑄完成壮举!
那这四句话便会变得神圣。
“清臣,我的字怎么样?”
李瑄不问内容,反问瘦金体如何。
“棱角分明,笔力遒劲。好字,这是什么字?”
颜真卿在脑海里回想着这四句话的同时,向李瑄询问道。
“我自称为天骨鹤体。”
李瑄向颜真卿回答道。
“字体如仙鹤的羽毛,天骨遒美,应其名称。此等生机,当流传于万世。”
颜真卿一语双关,向李瑄长揖一礼,看了李瑄的四句话后,不再提辞官的事情。
这一礼,使他折服李瑄。
相信李瑄能为万世开太平。
他终于明白,李瑄没有悬崖勒马的机会了,踏上不归路,只有一条道走下去。
由他们这些人全力辅佐,完成拯救苍生,挽大唐于危难的壮举。
“我等愿意倾尽全力助大都护铲除奸佞,匡扶山河。”
王昌龄、岑参其他僚属也纷纷表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