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看完信件后,只觉得天塌了。
东北面临危机,李七郎偏偏在这个时候病倒。
看样子病得很重。
原本指望在关键时刻,李七郎能惩治安禄山。
“快派遣御医到波斯。”
醒悟过来后,李隆基大喊一声。
他没有怀疑病情的真假。
和安禄山不同,安禄山是他传召的时候称病,李瑄是由他的亲信密奏大病。
高力士得知李七郎重病后,心嘭嘭直跳。
他和李隆基一样的想法,有李七郎在,安禄山不足为惧。
现在,渔阳的鼓声,似乎在耳边敲响。
一天后,李瑄将属于安西都护府的奏书呈至长安。
他用虚弱的语气,表示暂未为圣人开疆扩土,等他病好,立刻对大食展开进攻,请圣人再给他一些时间。
李瑄大病的消息传出,杨国忠、四杨、一些豪强权贵弹冠相庆。
他们想起天妒英才的故事,汉代的霍去病,就是二十多岁死去。
太有才干的人,会惹来天杀,他们希望下次从西域传来的信件,是李瑄死去的消息。
至于安禄山,即便真反叛,国家还是有良将,有边军可以对抗的。
李适之得知这个消息后,悲痛欲绝。
作为饮中八仙的李适之,号称如长鲸吸百川,一连数日,滴酒未进。
但就在这一日,罗兴奉李瑄之命从安西悄悄回到长安。
而且还带着终南山隐居的道士,李泌。
第360章 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宋国公府。
四戟立于门前,代表着门楣尊贵。
在大唐,只有三品官吏,有资格在门前立戟。
当前李适之为从一品太子太师,李霅为正三品宗正卿,李季卿为从三品秘书监。
李瑄也算入李适之的门楣之中。
大唐风雨飘摇之际,李瑄病倒在边塞,对宋国公府无异于晴天霹雳。
李适之想不通,一向身体健康的七郎,为何突然病倒呢?
连李玉莹都不再去济生堂,于家中陪伴李适之,想到对她最好的兄长,默默流泪,她前往她一向不喜的大慈恩寺,祈祷兄长安然无恙。
征战的时候大病,是这个时代的大忌,人们对陌生的环境,都有一种莫名的恐惧。
就像远征南诏的时候,长安有传言,去那个地方,十有八九会死于瘴疠。
异国他乡的里海,已经被幻想成险恶绝地,飞沙走石,成为李适之的噩梦,无法入睡。
一家人都十分担心。
“阿郎,罗兴从西域回来了。”
李适之在连廊上踱步的时候,管家赵宗向他禀告道。
“罗兴怎么会回来呢?”
忧心忡忡的李适之顿住脚步,他以为罗兴这个时候回来,不知道七郎的病情。
他看过里海至长安的地图,山路险绝,即使快马加鞭,也得两个多月时间才能回来。
“回阿郎,随罗兴回来的还有一个瘦弱的白衣道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