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安禄山未谋反,天水王闭塞前往河西走廊的道路,迟早会暴露。
“李帅,现安禄山叛乱,正是出兵斩杀杨国忠的大好时机,您下命令吧,麾下将士已经准备好。”
于阗军使卫伯玉向李瑄请命道。
他是李瑄一手提拔,誓要跟随李帅干大事,名留青史。
卫伯玉的态度,也是李瑄麾下将领的愿望。
在这方面,西域将领的心思统一。
“本王准备在两日后,率领至龟兹的大军飞奔至玉门关,诸位觉得如何?”
李瑄看到将领们的态度后,十分满意,将早已计划好的事情说出。
早在十月的时候,碎叶军、于阗军、焉耆军、长城军,就已经来到龟兹城外。
多出编制的一万士卒,李瑄分别成立疏勒军,播仙军。
提拔白孝德为疏勒镇守使,郝廷玉为播仙镇守使。
又提拔四名副使,增加职位。
李瑄的一万亲卫,正式被命名为天策军。
由裴璎为天策军统帅。
天策军分两部,薛错为左部将领,还在长安的罗兴为右部将领。
另外,西域三十六国又组合出一万骑兵,由于阗王尉迟胜率领,跟随李瑄出发。
还有数万安西诸国步兵,负责维稳粮道,看守俘虏。
李瑄此次逐鹿中原,安西只剩下柘枝军和葱岭军未调动。
安西诸军,留下戍堡、守捉五千余人。
葛逻禄、突骑施诸部等骑兵,李瑄未召唤。
一是需要这两军帮助波斯王国抵抗大事,二是葛逻禄汗国,提防回纥。
回纥坏李瑄好事的时候,李瑄就会传令施利进攻回纥西部。
现在施利建立汗国后,被封为怀恩可汗。
“回李帅,现是不是太急了一点,可以稳坐钓鱼台,再等一等长安传来的消息。”
封常清向李瑄回答道。
他认为需要确定安禄山度过黄河后,才是他们的最佳时机。
一旦叛军度过黄河,就能牵制住大部分彍骑、飞骑,以及河东军。
不久前,封常清刚从柘枝城回来,李瑄欲清君侧的消息,虽令他难受,但在李瑄劝说下,封常清接受。
大唐需要如天水王这样的人主持大局。
封常清爱读《春秋》,有高远的志向,李瑄站在更大的舞台上,使他有无限可能。
“燕云铁骑,非浪得虚名。更何况安禄山还有六胡州和奚、契丹、靺鞨等诸胡相助。朝廷禁军荒废日久,不堪一击。哪怕韩信白起在世,也不可能率领禁军打败叛军。”
“朝廷会在战事失利的时候,召集河西、陇右的边军平叛。本王在河西、陇右军中还有威望,且旧部甚多,可以赶在朝廷征兆河陇兵马之前,掌控河西、陇右大军。如此才能确保匡扶唐室。”
李瑄将自己的想法说出。
历史上,封常清去洛阳时对战叛军可谓屡战屡败。
这不是封常清无能,领着一群没经过训练的新兵,和一群如酒囊饭袋一样的禁军,能打过叛军那才叫奇怪呢!
李瑄从未轻视过燕云铁骑的威力,燕赵一带,民风彪悍,自古不乏勇猛之士。
更何况安禄山采取放纵士兵奸淫掳掠,这使得叛军战斗力最少提升一个档次。
李瑄在河陇的老部下,之所以那么多“二五仔”,就是因为历史上河陇军在与范阳平卢军碰撞之下一败涂地,导致有许多将领投靠安禄山。
虽然有李隆基微操的原因,但叛军以少胜多,战斗力是实打实的。
李瑄要赶在河陇军前去平叛前,将河陇军截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