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大唐天将军 第737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崔凯询问道,他尊重父亲的选择。
李隆基已不配为人君。
“二郎觉得哪一面能成大事?”崔光远反问道。
“李七郎虽在拜相的时候死磕豪强大族,但他的神勇和统帅能力无双,怕是没人能战胜他的西域铁骑和河陇劲卒。安禄山不过一杂胡,据说他一路烧杀抢掠,不得人心,天命不在他。”
崔凯回答道。
虽然很多王公大臣讨厌李瑄,但不可否认李瑄的强大。
现李隆基逃跑,失去人心。
李瑄更像是成大事的雄主。
“为父也是这么认为的。二郎西行寻找李瑄,我诚心献长安城,希望他快点派兵而来。”
崔光远派遣儿子崔凯去迎接李瑄入长安。
历史上的崔光远选择安禄山,是因为他别无选择。
“遵大人之命!”
崔凯拱手。
不久后,他携带崔光远的亲笔信,飞马出城。
“长安城现在人心已经散了,乱象依旧,你派人去向百姓宣传,就说天水王即将入主长安城。即便天水王反叛,但仁义依旧在。百姓知道后,就能暂时稳住。”
崔光远又到衙门里向僚属吩咐道。
小相公入城的那一幕,历历在目。
……
东扶风(今扶风县)。
扶风地形起伏,岭谷相间,沟深坡陡。
但作为京畿之地,官道修建异常宽广坚实。
“轰隆隆……”
此时此刻,原野万马齐奔,卷起烟尘,无数花草被马蹄践踏。
周围乡里人们避让,不敢声张。
这是朝廷所宣扬的“李贼”叛军。
虽然朝廷说李贼与安贼类,暴戾恣睢。
但李贼叛军只走官道和原野,不踏农田。
所过之处,秋毫无犯,最多在乡县驻扎的时候,购买一些粮食。
小相公的起兵口号是“清君侧,平叛乱”。
清的是杨国忠,平的是安禄山。
鉴于朝廷拉胯,李隆基舍弃长安,让许多百姓将希望寄托于小相公身上。
一路的军纪,使百姓心安。
在京兆地区,得知李瑄派兵到来,除了官吏和豪强,基本上没有百姓因李瑄的到来而逃跑。
他们不仅相信李瑄,还相信李瑄的兵马能战胜安禄山的叛军。
“启禀李帅,抓到一名长安宿卫。”
一片丛林前,探马回来的时候,带着一名飞龙禁军的士卒。
“带他上来!”
李瑄招手,一名未戴兜鍪的禁军士卒被带到李瑄面前。
半个月的突袭,终至扶风。
李瑄的轻骑气势虽大,但没有大张旗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