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但凡反抗,会被叛军毫不留情地杀死,以至于出现“露胔蔽野”的惨状。
李光弼看到常山白骨露于野,忍不住嚎啕哭泣。
安禄山叛乱,灾祸却要河北的百姓承受。
李光弼第一时间下令收敛郡中尸体,酹酒祭奠阵亡军民。
被叛军囚禁的人,也因李光弼的到来得到释放。
此时史思明、李立节、蔡希德等燕军大将中在河北剿灭不投降的郡县。
他们得知李光弼到来后,引两万胡骑,到达常山城下,准备将李光弼这伙援军击杀,成就自己的功绩。
史思明自信以自己人多的优势,还都是骑兵,一定可以将唐军剿灭。
李光弼也想了解更多,于是善待俘虏史思义,亲自为其松绑,使他真心归顺,得知史思明的动向和具体兵力。
他知道不能和史思明的骑兵硬碰硬,聚兵回到常山城中防守。
不久后,史思明率二万骑兵直压常山城下,不由分说,直接攻城。
李光弼用按军入守、以逸待劳的计策,坚守常山城。
他将属下兵马分为四部,以擘张弩五百连番射敌。
这样“列队之法”,使强弩一波接着一波,没有间断。一番防守后,燕军还未摸到女墙,就死伤数千人。
史思明对城墙上李光弼大骂,不得不停止进攻常山城,将军队移驻远处。
李光弼见叛军士气懈怠,军容不整,出城南,夹滹沱河列阵,威胁叛军。
史思明倚仗较近的饶阳有援军,仍休整士卒,企图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