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被正面失败,而是带着不甘心退出。
这段时间,流言蜚语太多,三人成虎下,人心涣散。
甚至还出现中原兵马逃离大军的情况。
阿史那承庆下令将逃兵当众斩首,以图震慑,却引起更大的恐慌。
十几万大军的精神如弦一样绷紧,压抑到极点。
崔乾佑也知道自己不得不退回洛阳,否则洛阳失守,他们孤军必然崩溃。
在不知不觉中,大燕的兵力落后大唐太多。
且在战略上没有一丝一毫的主动。
“元帅,撤军之时,除了防止唐军追击,还要防备诸军溃散。”
张通儒向崔乾佑提醒道。
看到此情此景,他有一种大势已去的感觉。内心十分苦涩。
张通儒的祖父张仁愿,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在大唐妇孺皆知。
张仁愿统军号令严,赏罚明,御敌有方,是当时的天下第一名将,时人将之与李靖齐名。他为相期间,重用贤才,礼待同僚,所举之人,多至显贵。
在张仁愿死后,人们为他建立祠庙,一年四季祭祀。
这样出将入相的人物的孙子竟然是叛贼。
其实张通儒也想过“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只要他辅佐安禄山平定天下,他的祖父并不会蒙羞,反而会因他荣光。
可现在一切都晚了,追悔莫及!
“本帅会在陕郡山道,留有伏兵,防守唐军过两京古道。”
崔乾佑回答张通儒。
“同罗、靺鞨等部,产生明显不满的情绪,也要提防!”
张通儒又向崔乾佑说道,纵然心灰意冷,现在还是要以保住身家性命为主。
“我也看出同罗的消极,但现在他们别无选择。没有我大燕,他们无法突破唐军的封锁回到东北。”
崔乾佑自信地说道,算计不过李瑄,但这些胡儿他还是能拿捏的。
“元帅,撤回灵宝山地的时候,您准备让哪些军队断后遏制险要?”
张通儒又抛出这个问题。
让靺鞨、室韦等胡部断后,想都不要想。
谁都知道,现在断后,必然会引来唐军强攻,九死一生。
胡人桀骜不驯,一旦强要他们送死,会立马叛逃。
而精锐的燕云铁骑,思归燕云。
“陛下的意思是,击溃陈留方向的唐军后,撤回范阳。所以我们只能留下在河南、河北招募的士卒断后。”
崔乾佑沉吟一番,向张通儒回答道。
他隐隐已将新招募的兵马,与老底子分开,防止内乱。
“元帅相信他们吗?一旦无法阻止唐军主力,我们连撤回范阳的机会都没有了。”
张通儒怔怔地说道。
这些佃农、泼皮无赖、豪强家奴出身的新兵,从燕军就是为了荣华富贵、奸淫掳掠。
结果福还没享到几次,却要送死。
他们绝对没有勇气。
“范阳军、平卢军又哪能心甘情愿留下断后?如果这些精兵留在这里,谁去对付陈留的唐军,又怎么能冲破河北的李光弼呢?”
崔乾佑向张通儒反问一声。
他当然知道这种情形,但他不得已而为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