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崔乾佑的十万大军,驻扎在洛阳城外。
另外,洛阳还有杂七杂八的兵马五万。
其余兵马在固守陈留、荥阳,以及洛阳南面的伊阙、大谷、轘辕等关,防卫王难得麾下的兵马。
“回陛下,以安将军的骁勇,哪怕被唐军夹击,也应该可守十天左右。唐军想到洛阳,最起码得十五天时间。”
崔乾佑大胆猜测后,向安禄山回道。
是他和张通儒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安守忠自愿留在灵宝。
现在看来,是他害了安守忠。
他的猜测相对乐观,李瑄凶如猛虎。
凡李瑄用兵,颇有一种不飞则已,一飞冲天的感觉。
不动则已,动则如排山倒海,势若雷霆,不给他们撤离的时间。
“三日后,启程前往陈留,大军前往荥阳,先将东面唐军击败,再渡黄河。”
安禄山下达命令。
从洛阳也可以渡黄河,但渡过去是太行陉,现太行陉、汲郡都是唐军把守。
安禄山还不知道上党高地有多少唐军。
而且太行山一带,山路艰难,不适合大规模行军。
最稳妥的方法,就是从荥阳过黄河,直接攻击汲郡。
荥阳相对平坦,且荥阳上的黄河古渡是大渡。
安禄山为自己留退路的时候,在荥阳古渡布置众多船只,并派遣士卒把守。
争夺渡口后,派遣先锋,击破河北诸郡的唐军,使大军返回范阳。
“遵命!”
崔乾佑等将领命。
而严庄、高尚这些成为透明人,彻底失宠。
安禄山将败逃的责任归咎于严庄、高尚,认为是他们的无能,才导致自己误入歧途。
现安禄山更倚重麾下的将领。
此时严庄、高尚冷汗直流,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那些被迫臣服于大燕的伪官,内心惴惴不安。
如果安禄山胁迫他们离开,至范阳后,亦是地狱。
若安禄山被打败,朝廷还会接纳事贼的他们吗?
“阿史那承庆、阿史那从礼,你们迅速征调粮草,将朕的宝库都准备妥善……”
安禄山又向亲信的阿史那承庆、阿史那从礼吩咐。
平时这样的任务,该归严庄、高尚。
“遵命!”
阿史那承庆、阿史那从礼领命。
严庄更加寒心。
他认为回纥、吐蕃,已经向河西走廊、陇右发动攻势。
但战术上的败退,使他们没有时间。
这一走,生死未卜,更不可能再回来。
……
在安禄山决定离开洛阳,仅仅一日后,他再次召文武百官到万象神宫,并下令立刻离开洛阳。
此时安禄山面色苍白,像是刚大病一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