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大唐天将军 第855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郡,比单名的州更有地理辨识度,寓意深刻。
就比如河西走廊上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武威,霍去病为华夏开疆扩土,纪念他的武功威名。
张掖,张国臂掖,直通西域。
酒泉,城下有金泉,其水若酒,故而得名。
敦煌,敦,大也;煌,盛也,寓意在沙漠绿洲上,有一座盛大辉煌的城市,宛若明珠。
类似于此的郡比比皆是。
李瑄在永乐和乾元,选择后者。
他会将永乐作为美封,给予自己的长女李蓁蓁。
除了寓意外,希望她永远快乐。
“遵旨!”
王维领旨。
“改元虽定,但以年号纪年,对历史记录、编写等方面非常不便。朕决定将《黄帝历法》设为大唐正式纪年,在年号纪年之前。并将黄帝历法改为《华夏历》,今为华夏历三四五四年……”
李瑄又抛出重磅消息。
华夏要有一个沿用的纪年法。
这样可以增加国家民族的凝聚力,即便改朝换代,也可以延续下去。
作为炎黄子孙,黄帝历法可谓是不二选择。
黄帝历是轩辕黄帝打败蚩尤后统一天下后命人所制定的历法。
黄帝诞辰相传是三月初三。
经过后世推算,黄帝出生在三千四百五十四年前。
华夏历三四五四年,显得历史厚重。
不过开元年间张守节推算黄帝历法的时候,比李瑄所知的晚了一百八十多年。
张守节是盛唐知名学者,为史记作注,名《史记正义》,颇受文人的认可。可惜现在已经去世。
他对这方面很有研究,但受限于消息,不能推演准确。
李瑄提出的黄帝历法,让大臣们一头雾水。
术业有专攻,研究历法的臣子可未有几人。
当然,知道黄帝历法的官吏不少,就是不知如何去算。
而且李瑄竟然将从黄帝历法还来的华夏历提在年号之前。
代表以后史书记载、发布告示、科举考试等等,以华夏历法为先。
见群臣无一人解释,李瑄遂扯着张守节的名义,以与张守节生前好友转述,解释华夏历法,以及其推演。
将三四五四年这个推演功绩,算在张守节头上。
作为人文始祖的黄帝,将他出生的那一日,作为华夏历的元年,再恰当不过。
毕竟这是华夏第一位帝王,建立国家的雏形。
为后世的华夏文明奠定基础。
李瑄解释完毕后,连宰相李岘,和经验丰富的老臣裴遵庆都一脸懵逼。
格局是非常大的。
从一个王朝,扩大到整个华夏文明。
让天下文人士子去探索、追求自己的根源,让引以为豪的文明之花,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是以,李瑄认为华夏历应该在帝王年号前。
但新东西,想让人接受十分困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