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为这些棉布太粗糙。在得知天竺诸国将棉布视为奢侈品,想与丝绸画上等号的时候,陈三年嗤之以鼻。
长安城外,沃野千里,开遍白花。
作为匠人,他知道一步生成的棉花,理应比丝绸便宜。
而己辰工令,又向陈三年干劲十足,他参照自古以来的纺车,经过数年时间,研制出棉纺织机。
新式的棉纺织机的各部零件,多达数百种,精密繁琐,看起来就觉得不一般。
作为发明者,陈三年能独立完成织布,对织布的每一个步骤都了如指掌。
陈三年捏着一团棉花,从棉花的起纱、梳理、捻合已经完成。
然后又向李瑄描述,将捏成一股的线拉过织布机上的针眼。
经线在织布机上垂直地挂着,纬线则是水平方向上的,它们分别由织布机的上下两个轴拉起,呈九十度交错的状态。
紧接着通过将交错的经纬线压合在一起,组织出横纹结构……
最后,织成的布需要经过处理,包括染色、印花、熨烫等。不同的处理方式可以制造出不同的效果……
从纺线到织梭,陈三年一步一步地向李瑄描述。
李瑄心平气和地倾听。
他自己也观察棉纺织机,他非一窍不通,能看出这是脚蹬式,从零件上,认为这棉纺织机于现在还是比较先进的。
“此织布机一天能织布多少?”
待陈三年讲述完毕后,李瑄向他询问道。
“回至尊,只要棉花完成选捻的步骤,一天可以织两匹到三匹的棉布。”
陈三年不敢夸大,保守回答道。
想提高产量,还得另寻他法。
即便如此,他的棉织布机,也远远优于域外国家制作的棉布。
“将未染色的实品让我一观!”
按照现在的生产力,两三匹足够多了。
一匹为长四丈,宽一尺八寸。
加上剪裁,一匹布能制作好几件衣服。
“至尊,这是草民用此纺车织出的布匹,请您过目。”
陈三年从一个箱子里取出一匹棉布,向李瑄呈上。
颜色很突兀,但李瑄能看出做工精细,比天竺上供的棉布还精致。
他伸手抚摸,非常柔软、舒服,是棉布的感觉。
棉布与丝绸,各有优劣。
李瑄记得后世的棉布,也发展出很多名布,其贵重程度,不亚于极品丝绸。
最重要的是,当棉花普及以后,棉布更容易用于平民百姓。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这种情况,是无法避免的。而穿起来舒服又实用的棉布,绝对可以引领一时风潮。
“不错……不错……”
李瑄将棉布放回去,拍了拍手。
他脑袋里还有一些知识,但他更希望由其他人说出来,或创造出来。
他不会吝啬爵位赏赐。
“工匠者,精益求精,要勇于进取,攻破难关。此纺织机已经很好,但我希望将来可以有更高的效率,甚至以更独特的方式出现。你可以向工部申请一笔钱财,用以研究新一代纺织机。”
“我在乾元元载己辰下诏,称工匠可得爵位,并非戏言。此纺织机,虽类前任,但是你在棉花的基础上,改进、独创,不亚于发明。”
“君无戏言,今封你为金明县子。享受爵位带来的俸禄、赐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