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无为(科举)

庶子无为(科举) 第6节(1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没有儿子,留一堆女眷在侯府?其他几房的人恐怕顷刻间都能将她们拆吃入腹,骨头渣都不剩!
这么多年,荣安侯府拢共就这两个男孩立住了,沈江霖既然没有出息,那就让他好好活着吧。
现如今她和沈江霖虽然有了点隔阂,但是魏氏还是十分自信,这么多年养下来,沈江霖还是只认她一个的,况且远香近臭,倒不如就像春桃说的,这次随了他的心,给他划一个不错的院子,下人也给他配齐,等他看明白了嫡母对他的好处,想来过几天他就能自己想通了。
再说了,如今云哥儿也十五了,眼瞅着就是要成人了,等到云哥儿开枝散叶了,那就更不用愁了,自己还是得把心思好好花在云哥儿身上,尤其是当年选了个碧月出来,就十分不妥当,这回自己定要擦亮眼睛,仔仔细细给云哥儿选个好的屋里人,当然,云哥儿的婚事也要这两年的头等大事,采买聘礼、修葺屋子,哪一件事不要费心思的?。
这么多大事等着自己,确实很没必要还把霖哥儿放在眼皮子底下养,不过是耗费一点银子,省的别人还以为自己这个嫡母不慈!
……
魏夫人初十就选定了院子,院子在东北角,距离徐姨娘的小院比较近,让徐姨娘开心的不得了。
那边小院叫“清风苑”,是以前是初建府时,太老爷会客休息的小院子,所以自己带着一扇角门出街方便来往,后来那边荒废了,角门也堵上了,不派人值夜了。
“清风苑”因为地方有点偏,加上荒废了许多年,哪怕之前的基础陈设不算差,到底也不算好,只是胜在清净和地方大,里面又种着一从竹林,再加上中间庭院的天井中有一方水塘,到时候放养几尾锦鲤,养上几株碗莲,倒也很有意趣。
沈江霖看过地方后很满意,还特意去了主院毕恭毕敬谢了魏夫人一回,正好那时候沈侯爷也在,倒是让魏夫人长了一回脸,心中暗想,这霖哥儿也不是事事遭人厌的。
分配下来的仆人大多是侯府里的家生子,拢共十来个人一起收拾,也足足花费了十天时间才将屋子整理出来了,这次魏氏大方,让王嬷嬷缺了什么都只管问春桃要,春桃开了府里的库房陪着王嬷嬷一块去挑,同时搬进去那日,魏夫人和沈侯爷都还赏赐了一些日常得用的东西,倒是让王嬷嬷也切实感受到,他们自己一个院子,关起门来过日子比在魏夫人眼皮子底下讨生活要松快一点。
等沈江霖搬到“清风苑”的时候,他的身体已经完全好了,同时族学也开学了。
王嬷嬷将书袋给沈江霖整理好,刚背上身准备出门,就看到沈初夏带着个小丫鬟气喘吁吁地快步走了过来,然后将手中的布袋子递给了沈江霖,没好气道:“喏,姨娘和二姐一大早给你做的,你带去学堂饿了吃。”
沈江霖眼尖,看到沈初夏的衣袖上也沾了一点白色的粉末,想来这吃食不是就徐姨娘和大姐两人做的。
沈江霖笑着接了:“谢谢三姐。”
沈初夏有些不自在,平日里沈初夏觉着沈江霖这个弟弟有点自视甚高,看不起她和大姐,对她们也不曾亲近过,沈初夏可不像她大姐一般好性,经常讥讽沈江霖几句,两个人碰上了时常不欢而散。
这还是沈江霖头一次这般和颜悦色地对自己说“谢谢”。
沈初夏有些狐疑地看了沈江霖一眼,感觉跳水之后自己这个弟弟就转性许多,难道终于知事了?
不过眼看时间来不及了,沈初夏也不想深究,只是有点凶巴巴地嘱咐道:“去了学堂好好读书,别淘气。”
沈江霖是成年人的气量,根本不会将一个小姑娘故作厉害的装牙舞爪放在心上,温和笑了笑,点过头就走了。
沈氏族学离荣安侯府不算远,只在沈府隔一条街的地方设了一个两进的宅院,在原身记忆里,负责教学的是一位秀才,因年纪大了又屡试不中,干脆就被沈家供奉起来,教授沈家孩童。
沈家从发迹那一代起,沈江霖的太爷爷就有六个兄弟,兄弟分出去后又开枝散叶,到了沈江霖这一辈,沈家沾亲带故的人口也要有几百号人,这些人一部分散落在沈家祖籍庐州府,另外一部分人则是聚族而居,依靠荣安侯府这颗大树,在京城安家落户了起来。
为了照顾好沈氏族人,从中选拔出优秀子弟,这个族学从沈家入京没多久就开始办起来了,至今在内的适龄读书子弟有五十八人,若有才学者,等中了秀才后还会着重培养。
选贤举能的想法是好的,只是等沈江霖掀开毛毡帘子进屋的一瞬间,兜头扔过来两本书,差点就直接扔到沈江霖面门上了。
第9章
两本《论语》擦着沈江霖的脸飞了出去,然而里面却没有人站出来打一声招呼的,沈江霖走进一看,只觉得这哪里是学堂,比之菜市场都不如。
学堂里面沸反盈天,几个半大小子追逐吵闹,推推嚷嚷,还有稍微年长一点的,则是头碰头聚在一起,拿着一本画册子在津津有味地看着,甚至还有一个和沈江霖差不多大的孩子,直接跳到了书桌上,把书卷成一个圈握在手里,手舞足蹈地说着过年时候的见闻,底下还有两孩子急着叫道:“然后呢,到底打没打?”
里头热闹的不成样子,但就是没有一个在读书的。
沈江霖从原身记忆里找到了自己的一张课桌,走了过去,有几人看到了沈江霖,但也就眼神瞟了一眼就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去了,没有人过来搭理他。
沈江霖在这个学堂里有点格格不入。
论理,他应该是学堂众学子里面身份最高的一个人,他的大哥沈江云并没有在学堂里上过学,而是通过魏氏娘家人的关系,请了一个名师在教导着,没有沈江云,那沈江霖作为荣安侯府的庶子,自然比其他旁支来的要尊贵些许。
只是原身性子孤僻木讷,人又很轴,看不太起周围那些依附于荣安侯府而生的旁支,和谁都谈不到一起去,在整个学堂里,倒是一个朋友都没有。
好在,可能那些孩子家里也都有叮嘱过,没有人不开眼来欺负过原身,只是原身在读书一道上天赋平平,在这个学堂里,仿佛是个隐形人般的存在,每天都是沉默着来沉默着走。
沈江霖打量了一下四周,除了周围闹哄哄的学子们,这个学堂其实就是三个房间打通的大开间,最前面的墙上头挂着孔圣人的画像,画像下置放一条长案,上面有香炉供奉。
香案前方又是一张四方书桌,上面摆着一些书籍,同时还有一把长长的戒尺,书桌后头是一张圈椅,显然是给先生坐的。
如今学堂里的学生基本上都快到齐了,书桌是按照六张一横排往后排去,可能是因为沈江霖身份的原因,安排的座位倒是就在正中间最前头,五十八个学生,大部分年龄都在八岁到十二岁之间,最年长的也不过十五、六岁。
来这里求学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和沈家沾亲带故的,有些人家是为了让孩子学几个字,至少契约文书要会看,以后就是做些小买卖,也不至于就被人给骗了,当然,顶顶重要的还是学堂里会包一餐饭,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也算给家里节省了口粮了。
故而到了年纪的沈氏子弟,还是都会到学堂里学几年的。
还有些人,则是真心想让孩子试试,能不能读出来,如今这世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万一能读出来了,那不就是一步登天么?
所以这里算是沈家孩子们的一次初筛,能筛选出来的,后面就会另择名师教导,筛选不出来的,那就在学堂里且混个三四年功夫,等长成大人样了,就出去做事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