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正规流程来说,欧阳平和蔡伯雄两人的行动肯定是不符合规范的,可是同样有一句话叫做“事急从权”,他们与冯会龙商量好了之后,一同写下了奏上的折子,将事情说成了在查两淮盐官贪腐之事中,偶然得知了元朗有密谋造反之心,如此关系江山社稷安危的大事他们无法坐视不理,于是只能一边向上递折子一边想办法控制住元朗,但是奈何被元朗发现了端倪,为了保证扬州府的安全,欧阳平和冯会龙只能请求蔡伯雄出兵,这才平息了一场可能引发整个两淮大乱的纷争。
随着元朗的落网,两淮所有盐官以及和元朗走的近的官员,全部被软禁了起来,里三层外三层的兵丁围住他们的宅院,他们的所有家人不出不进,只等着皇帝发令。
扬州城的戒严一直没有解开,普通老百姓虽然可以正常生活了,但是整个扬州城的城门紧闭,非拿到特殊手令的人,根本不得进出。
老百姓们茶余饭后忍不住会谈论一番,究竟是什么情况导致如今紧张的局势,家中有子侄在衙门里当差的,知道那么一星半点,顿时就开始夸夸其谈起来,很快,扬州城内老百姓都知道了,这次是抓了盐政的大贪官,所以才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老百姓们纷纷拍手称快!恨不能将这些贪官先杀之而后快。
对于老百姓来说,所有贪官都该杀,因为只要一提到“贪官”二字,就意味着百姓的利益受损,尤其又是盐政官员,扬州城里许多老百姓都有抱怨过盐价连年上涨,明明盐政衙门就在扬州,明明扬州城附近那么多的盐场,偏偏连他们吃盐都价高。
对官员来说,百两千两都算不得什么,但是对老百姓来讲,就是贵了一文两文那也是贵了。
因着透露出来的消息,全扬州的百姓不仅仅没有人因为戒严而出来闹事的,反而俱都乖顺的很,不给官府添一点麻烦,甚至还有老百姓主动给包围盐政衙门的兵丁衙役们送吃送喝,以示他们为老百姓办事的感激。
许多兵丁衙役忍不住挺起了胸膛,做事更勤谨了一些,生怕在百姓面前跌了份。
欧阳平等人虽然彻底控制住了扬州城的局面,但是一颗心始终放不下来,他们在等京城那边的消息。
这份密折是由韩兴八百里加急,亲自送往京城的,锦衣卫出入宫廷是畅通无阻,当韩兴将这份密折送到宫内的时候,永嘉帝正在郑皇贵妃宫中陪她用膳。
等听到王安在他耳边低声禀告了之后,永嘉帝心中一惊,但是作为帝王,他早就练成了喜怒不形于色的本事,只见他慢条斯理地放下筷子,用宫女递过来的丝帕擦了擦嘴,笑着道:“爱妃,朕这里还有一些政务要处理,今夜就不陪你了。”
郑皇贵妃向来善解人意,如何会拦,连忙也放下了筷子,恭送永嘉帝。
永嘉帝一出了“储秀宫”,面色就沉了下来:“摆驾养心殿。”
冯会龙还没回来,韩兴先回京了,要么是冯会龙有问题,要么是元朗有问题,不管哪种情况,都让永嘉帝觉得棘手。
第103章
此时夜已黑, 但是皇宫之中处处点着宫灯,尤其是“养心殿”一处,更是灯火通明, 恍如白昼,永嘉帝到的时候, 韩兴已经匍匐在殿门外等候召见。
永嘉帝宣韩兴觐见,韩兴行礼之后,直言道:“回禀陛下, 此事兹事体大, 还望陛下可以屏退一些闲杂人等。”
皇宫之中,并非密不透风, 外戚宦官之权依旧在皇宫中占据着一份势力,有时候哪怕是皇帝身边的消息, 难免也有走漏出去的时候, 可谓是防不胜防。
永嘉帝从韩兴这句话之中,立马就领会了其意思——出事的人,不是冯会龙,而是元朗!
只有元朗牵扯到他的后宫, 冯会龙只是一个寒门出身的官员, 连朝堂之上都没有结交多少人脉, 更别说将手伸到他的后宫之中了。
涉及到郑皇贵妃, 永嘉帝不由地就有些严肃起来, 立马屏退了一部分的人,只留下几个心腹之人。
站在永嘉帝身后的王安, 束手而立,眼观鼻鼻观心,一点声音都不敢发出来, 可是此刻心里已经开始暗暗叫苦了。
王安是永嘉帝身边最信任的过的大太监之一,在后宫之中行走,莫说是那些高位嫔妃了,就是皇后娘娘对他说话都是和颜悦色的。
正是因为身处敏感位置,王安更加是谨言慎行,毕竟皇帝身边贴身伺候太监的身份,在整个后宫之中,不知道有多少人眼红他,恨不能将他拉下马。
虽然王安觉得自己已经做的够到位了,可是有时候难免也有拉不下脸的时候,这些年来眼看着郑氏一步一步往上爬,从一开始的小小婕妤,宠冠后宫,成了如今的皇贵妃,王安自然知道与郑氏的那张脸脱不了干系,可更因为郑氏擅长笼络人心、对了皇帝胃口的缘故,面对这样的郑皇贵妃,便是王安也不愿意与之为敌。
郑皇贵妃要与他交好,出手又大方,王安虽然是个无根之人,可也要考虑到自己老了以后的事情,银子谁都不会嫌多,况且郑皇贵妃的地位又稳固,王安偶尔传递一二消息,并不担心能出什么大事。
可是,王安直觉韩兴接下来要讲的事情,就是要出大事了!
王安心里已经琢磨起来,到时候要怎么把今天的消息传给郑皇贵妃,最后再做一次好人,以后便不再与“储秀宫”的人来往了。
因为王安与永嘉帝的判断一样,肯定是元朗出了事情,本身元朗之前就被人密奏有贪腐之嫌,永嘉帝派了冯会龙顶替唐云翼做这个巡盐御史,就是希望冯会龙再去查一查元朗。
现在定是冯会龙查出端倪了,才会叫韩兴深夜觐见,这个元朗啊,恐怕这回要被拉下马了。
此时此刻,他们都还以为,元朗只是贪腐。
甚至永嘉帝脑海中已经想到,元朗贪的不少,所以才会让韩兴如此谨慎。
然而,接下来韩兴说的话,呈上来的奏报,让早就已经养成喜怒不形于色的帝王,面色一变再变,直到最后,已经是怒不可遏!
“简直是混账!狗胆包天!”永嘉帝狠狠将奏折拍在身前的御案上,甚至因为过分的恼怒,有一瞬间出现了头晕目眩的症状,还是王安立马发现了永嘉帝一瞬间的不对劲,连忙翻出了鼻烟壶让永嘉帝嗅了一会儿,才让永嘉帝缓过神来。
永嘉帝已有了春秋,上了年纪的人最为切记大动肝火,永嘉帝向来懂得保养自身,已经很久没有如此动过真怒了。
很多时候,为了不让臣子揣测到帝王的真实心理,不管是喜怒哀乐哪一种情绪,永嘉帝都是在演而已,便是动怒,也是为了让臣子知道他怒了,让臣子胆寒,而不是他真的就怒了。
而此时此刻,永嘉帝是再也克制不了自己的内心了。
贪腐并没有出乎永嘉帝的意料,但是巨贪无比,贪到富可敌国,已经让永嘉帝难以置信了,偏偏还有谋逆!
哪怕是想说别人栽赃陷害,可是甲胄兵器统统搜到了,并且还在扬州府的京郊一处别苑里,搜到了更多的兵器,通过包围住两淮盐场,进行仔细审查,那些管事、灶户更是将事情一五一十地全都交代了出来,指控的名单之长,足足有数万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