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均效益六七千元,今年的销售收入即将第一次突破千万元大关。
同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在宁玻,有企业打出了与农残誓不两立的口号,而两年前,这家企业的负责人曾悲观表示企业将全面停产。
在水产领域,沿海的鳗鱼出口企业开始要求基地采用绿色饲料添加剂。
在柑橘领域,瞄准出口市场的农场也在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
蔬菜丶水产品丶水果丶茶叶……
全王生物就这麽在中高端农产品领域里横冲直撞,为农民和企业主带去了财富,也为自己带来了财富。
阿魏戈壁上的苦橐草原料经过粗加工后,源源不断转运到地处兰市的工厂。
同样的,还有河西走廊丶陇中丶陇南的中草药,以及云省的除虫菊。
业务员不停奔波,工厂里的生产线也忙得冒烟。
唯一闲的只有全王的研发中心。
颤抖吧,新希望!
哈哈哈……别贫了,你上次没看到余老大那张黑着的脸。
怎麽会,他这些年这麽拼,不就为了今天的业绩爆发吗?得趁他高兴的时候多说说!
嗯,也在理,从来没想对余老大还有这样的一面,还多亏了李慧。
始作俑者李慧还在专心的看着文献资料。
而在酒泉。
余秦还没走进老板的办公室,迎面就碰到了刚巧出来的瞿阳。
后者握拳比了个战斗的姿势,颤抖吧,余秦!
余秦嘴唇不自觉的颤抖了一瞬,人麻了。
还好老板很正常,没那麽幼稚。
郭阳接过余秦带来的资料,是关于在攀西和云省地区发展印楝树的合同等资料。
规划已经审过了,现在只是签过字,以及更重要的麻风树情况。
华夏石油想和嘉禾合作。
原本他们已经准备放弃攀西的基地,嘉禾的举动让他们觉得还能抢救一下。
于是就想让嘉禾接管基地。郭阳嘲讽道:然后为他们提供原料。
华夏石油并没有拿出足够的重视,只是一个叫康孟的副总联系了一下。
而且还联系的是攀西的印楝树基地。
那只是一个面积500亩的基地。
但凡发一份正式的函件,都会显得正式很多,而现在只会让人觉得是在随机钓鱼。
依然是那张茶几上,郭阳笑道:有兴趣去管嘉禾生化吗?马上成立的新公司。
我不懂能源啊!余秦有点茫然,我原来只是一个高中生,后来才去兰大读了个函授。
植提当初也是从零开始。
能一步一步走到现在,余秦是有点东西在身上的。
尤其是他对研发的重视,让郭阳格外欣赏。
集团对全王资金支援到帐的那一年,全王的研发投入占比暴增到了50%。
全王研发中心的人才团队也是余秦四处拉来的。
可以说,全王能有如今的成绩,除了植物上的优势,余秦对研发的重视也至关重要。
如今,又有一个关键的研发项目——文冠果和麻风树果的油脂提取工艺。
国内有这方面的基础研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