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宝金瞳

第四百九十一章 立马(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画圣吴道子大家都不陌生,毕竟是宗师级别的人物。在华国古代,被人封圣的就那么十多个。除了画圣吴道子,还有酒圣杜康、文圣孔子、史圣司马迁、诗圣杜甫、医圣张仲景、武圣关羽、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茶圣陆羽、兵圣孙武、谋圣张良、科圣张衡,以及药圣孙思邈。

其山水画有变革之功,所画人物衣褶飘举,线条遒劲,人称莼菜条描,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吴带当风。他还于焦墨线条中,略施淡彩,世称吴装。作画线条简练,笔才一二,象已应焉,有”疏体“之称。他被人们尊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

“可能也就是画圣才有这种功力了。”在场不少人暗道。

黎老见大家好奇看过来,于是跟大家提起一个关于画圣的传说。

据传,有一次,画圣吴道子来朝鸡足山。他在金顶寺住宿的那天晚上,月亮格外明。他与跃治禅师对月饮酒,闲话古今,谈得非常投机。

禅师说:“久闻大师是丹青高手,乘此良宵,敢请大师即兴作画,一来让贫僧开开眼界,二来也给寒寺留下一个永久的纪念,不知意下如何?”

吴道子连连点头,表示答应。禅师便命小和尚侍侯,拿来纸笔墨。画圣略微想想,就拿起笔来,作了一幅《立马图》,那马画得真是活龙活现。

但是,刚要画最后一笔——马尾,画圣觉得胸闷恶心,十分难过,就把画笔一搁,快步走到院里,呕吐起来。执事和尚忙端茶水请吴道子洗漱,又搀回禅室安歇。第二天醒来,画圣精神好些了,但没有记起画马之事,吃过饭便辞别众僧,下山去了。

过了几天,禅师细看《立马图》,才发觉马尾巴还没有画,十分惋惜,但也无可奈何,只得将它挂在禅堂侧室里。禅师每天要在画前烧一炉香,一来怀念大师,二来观赏马图。看那马,越看越觉得活灵灵的,好象嘶鸣着要跳下来。

有一次,山下十来个农人闹闹嚷嚷地冲进寺院来,怒冲冲地对禅师说:“你们寺里的秃尾巴马,天天晚上来吃我们的庄稼,这次被我们追着,它一直跑进你们这个寺去了,你们得赔还我们庄稼。”

禅师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说:“佛家养什么马?不信请你们遍寺搜一搜。”

农人们到处去找,却连马的影子也没见到,他们想一定是禅师藏了,便和他纠缠不休。禅师想了半天,忽然想起那幅画来,便对农人们说:“众位乡邻,老僧确实无马,倒有一幅吴道子大师画的立马图,请进屋来看看。”

庄稼汉一看那图上的马,都大吃一惊,这秃尾马竟跟他们尾追而来的秃尾马一模一样,看它嘴里,还衔着几根青麦苗呢!于是,指着画上的马说:“就是它,天天夜里偷吃我们的庄稼。”

禅师大怒,指着秃尾画马骂道:“畜生,留着你害人,不如送你到火塘里去。”

一说这话,只见那马跪了下来,两眼流着泪。庄稼汉看着真是惊奇,觉得把它烧了也可惜,就说:“算了,只要它诚心改悔,不再糟蹋庄稼就行了。”

从这以后,人们经常看见有匹秃尾马从鸡足山下来,去帮庄稼户干活,驮柴,驮麦,驮稻子。许多人不知道它的来历,可那十多个庄稼汉心里明白:它就是吴道子画了留下的秃尾神马。

听了故事之后,大家都下意识地将这幅画当成画圣吴道子传说中的那幅《立马图》了。从这幅图来看,似乎只有画圣才有那能力。

那些老人家一个个兴奋得老孩子一样,一个个围在那幅《立马图》边上,津津有味地观赏着那神奇的《立马图》。

“这回,国内又得轰动了。”古文说道。

“何止国内轰动?这幅画一出,世界都会轰动。那些外国佬一向看不起我们国画,这匹马放出去,肯定能将他们镇住,保证一句话都不敢叽歪。”另一个专家开口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