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红色警戒

第434章 中原大捷(2 / 5)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不好,106师团也要陷进去了。”杉山元觉察到了先锋军试图也把漯河围困。

但事实比他想的还要恶劣。

“先锋军的12军在想南插进,已经过了郸城,他们的目标似乎是项城和界首。”此时天空中,虽然曰军二百多架的飞机在苦撑,但空中侦察却一直也没有停止,很快传来了最新情报。

“项城?”杉山元吃了一惊。12军向南的意图很明显,是打算切断第5、13师团的后路。

“先锋军第二集团军的30军正攻向宿州。”后续的情报接着传来。土肥原贤二的情报机构也在启动了庞大的情报网,搜寻者先锋军动向的情报。

“他们的速度太快了!”杉山元首先冒出了这样的念头。前几天,这些军队还都在很远的地方。在郑州附近只有一个57军,但现在却好像是突然从地底下冒出来的一样,一下子多出了那么多的军队。难道他们是采用瞒天过海之计,早就过来了?

他不知道的是,除了机械化部队是漫天过海的早就过来了。其他的军队都是紧急调遣过来的。

一开始的时候,各军队的调动就已经准备到位了。进攻的命令一下,津浦铁路、平汉铁路两条大动脉就不断的运送人员,陇海线还时不时的穿插补充。在精密的运转协调下,数十列火车在不断的调运士兵。而武器弹药的供给早就在前线秘密到位了。此时郑州的铁路桥早就通车,若不是许昌的铁路线还在抢修,估计先锋军的军队可以直接开到漯河城下。

不过剩下的这段路由卡车运送,一样是便捷,即使很多人员依旧步行,但武器弹药和装备却是早早的拉着到了前线。行军轻便了许多。摩托化的运转,直接把后方的后勤和前线连接到了一起。先锋军磨合的现代化的后勤体系初见成效。

这种磨练一点都不必前线打仗轻松,王庚熬得两眼通红,三天三夜了没睡一点觉。

尤其是一开始的56军和57军,快速的运输使得他们及时冲了上来,把第9和第16师团围在了那里。等到中午的时分,两个师团周围已经被围困的水泄不通,再也没有可以投机冲破的地方了。

而他们两个军的目标显然也不仅仅是这两个师团。杉山元看着地图上标注的红点,不由心中有些发凉。

57军还在和伏牛山上冲下来的队伍一起围困漯河的106师团,56军和12军在打算围困第5和第13师团,而54军的机械化部队和教导队的装甲部队在四处穿插,钢铁碾碎了一块块的硬骨头。同时另一个方向冲过来的30军在和12军围困着毫州的第三师团。不知不觉间,先锋军已经开始布局整个中原和两淮了。

“通知第9和第16师团,攻击不要停歇,一直到最后一个人为止。”杉山元此时挂满了血丝的眼睛透着一丝疯狂。

但他的意思却是很明显。本来打算让两个师团坚持到天黑以后再想办法,或者等到第一批援军赶到,但随着先锋军的布置越来越明显,恐怕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在大别山、桐柏山等地的中央军也开始活动,把14师团拖住了。第3师团又被12军和30军压制住,这使得援军只能指望比较近的27师团和36师团。但没有铁路,他们刚到这里至少需要两天的时间,甚至还要多。比起先锋军的速度来,差了很远。

而且即使他们赶到,长途疲惫,也不一定能直接投入战斗。这使得杉山元心中又冷了几分。

“给他们六个小时!”

第9和第13师团听到这个命令也知道这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了,熬不过去,就意味着将被放弃。

最后的希望刺激的他们眼睛都赤红了,但战斗力的提升在冰冷无情的钢铁面前,并没有赚到什么便宜,反而因为鬼子无视子弹的死命冲锋使得先锋军更加的省力,只需要多消耗一些机枪弹药而已。他们的速度再快,或许能赶快过拉普通步枪枪栓的速度,但绝对不如机枪和索米的自动机的节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