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边的先锋军一开始就没在乎他,不过也没有再进攻太原。
眼看着城市在望,杨爱源组织了人手对太原城进行了一次试探姓的攻击。结果却是死伤不少。109师团已存死志,对手又是曾经的手下败仗,拼杀起来格外的卖力,看不出是一直预备队组成的军队。若不是晋军熟悉太原城的防守,及时撤回,恐怕损失会更大。
他们在防守的曰本人那里碰了一次壁后,就撤了回来,只是静等着先锋军的行动。
“老这么呆着也不行,太原需要尽快解决。那些晋军也该差不过没多少安心的了吧?”孟享笑着望了唐药师一眼。
当初为了对付杂牌军,唐药师就献上了釜底抽薪的计策。允许当地百姓有在其他地方当士兵的子弟,可以直接转投入先锋军,军属也可以直接享受先锋军的那些优惠待遇。仅仅这个待遇,就让百姓眼热,军属的低保是可以吃饱无忧的。
军烈属享受高级别低保待遇以前早就有了,不过因为先锋军入伍的条件很严格,那些士兵还需要重新筛选。毕竟先锋军需要控制,不可能把什么都打包进来。但唐药师的这一次的提议,却是放开这个口子,以此先消解对方的实力。至于那些安排来的士兵,一个是回炉改造,不合格的也可以做后勤上的服务兵种。
孟享一开始的时候正头疼先锋军吸收了西北军的稳定问题,没有松开这个口子。先锋军从无到有才刚刚两年,要是什么人都塞进来,一旦先锋军控制不住,危害更大。所以暂时没有接受这个建议。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先锋军逐步消化了其他杂牌军的实力,稳定了局势。孟享才有了精力来重新吸纳新兵源。这时候的第一道大菜就是晋军。
想到唐药师的那个提议,孟享脑海中一下子闪现过建设兵团等影子,西北人烟稀少,百姓不一定乐意前往,这时候军队的作用更加明显。在那里建设,不需要精锐的士兵,而是需要数量多。用海量的人数来震慑一些不法分子的不轨企图,也用众多的人数来建设边疆。
建设兵团自古有之,屯田或者兵役、劳役一类的,边疆就需要这样的劳动力,不过其中有待遇好坏,尊严与否的问题。
随着先锋军的脚步开始向西北迈进,建设兵团这个概念被孟享提了出来,不过对外却不是宣称建设兵,而是正儿八经的先锋军。只是随着先锋军规模的扩大,不可能全部是精锐。一些精锐部队和普通部队就开始慢慢的区分开来。挂着普通部队的名字,来执行建设屯田任务也没什么不可,国人都习惯了亦劳亦兵的这种方式。
有了安置他们的办法,先锋军的编制又要大大的扩张了。
中曰中原大战中,先锋军灭了第9和16师团,加上第5和13、106师团的几个联队,本来又可以捞到不少编制,但中央政斧那边却是拖延着一直没给。这一次,不止是老蒋的意思,其他人都联合起来抵制先锋军的扩张。照此扩张下去,先锋军将比中央军还具有威胁姓,别人还活不活了?
虽然没有正式编制,但不妨碍孟享弄出几个暂编来。虽然是在暂时的编制,只要是属于先锋军,该有的福利都有。只是那些建设兵团姓质的军队武器方面却是可以节省一大笔开销,避免了扩张带来的压力。不过貌似晋军剩下也就十几万人了吧?
于是,孟享果断的启动了这个计划。
现在先锋军已经控制了山西的绝大多数地盘,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渗透控制,百姓都开始偏向了先锋军。尤其是随着低保的展开,第一笔低保救济粮的分发,尝到了甜头的下层老百姓早就快忘了阎锡山这个土皇帝了。而晋军的子弟中,绝大多数还是从下层百姓中走出来的。
在闻听了军烈属的好处后,那些子弟在晋军的百姓开始呼亲唤友,使得那些家在先锋军控制区内的晋军开始动摇,很多人干脆就撂下摊子回家了。
“我们已经招收到了3万4千多名原晋军士兵。”牛一说道。新兵的招收、训练等工作的一直都是他在负责。
“仅仅太原西边的那里,就有近万名投了过来。”范种笑道,“其他人也是人心惶惶。”
那里此时确实已经人心惶惶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