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撒谎!”人群中有人高呼道,“这里有华夏人提供的影像,是美国人开了第一枪!”
一阵轩然从人群中涌起,瞬间人群开始向后涌去,纷纷去观看突然冒出来的华夏人记录的影像。即使其中有很多是美国人召集来的媒体记者,一样被携裹着去探求真实。
“骗子!”当身边的闪光灯都离开,只留下一个不屑的斥骂声后,脑袋一阵空白的贝克特才喃喃的低声道:“我不是骗子,我只是个演员。我没有撒谎,我只是在闪光灯下表演。”
……没人追究华夏记录的那些影像巧合背后的原因,扛着摄影机在战场上记者很多,几乎所有军队都有。各种影像无论是鼓舞宣传,还是作为曰后的分析教学,都是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那份没有丝毫删节的华夏影像拷贝,真实的再现了当时的情况,甚至都记录有声音。
一切真相大白,显然这场冲突的责任在美国人一方。
正在华盛顿谈判的宗立立即怒斥美方代表,大声谴责美国人的野心。
美国人想要辩解,但却根本无法解释清楚,也来不及解释。
就像是当年的列克星敦的枪声发出了信号一样,不仅仅是滨松附近,在北边的仙台,甚至在靠向太平洋的海域,在双方军事线接壤的各个地区,摩擦冲突猛然激烈了起来,而且在不断升级。
双方短短的三天紧急磋商下,一共爆发了近百起大小摩擦冲突事件。从轻微的双方的争吵,吐口水到打群架、放冷枪,最严重的到了某美国驱逐舰向华夏货船开炮。
靠着克隆间谍的配合,孟享可以轻松的擦起一个小火星,就像是发生在11月25曰的打起第一枪的戈多事件。
虽然只是一颗摩擦起来的小火星,但却足以点燃华夏和美国之间战事的导火索。
当导火索点燃的时候,很多事情不需要克隆间谍出手,双方积聚的矛盾就会自动爆发。
近百件冲突,只有不到三分之一是孟享的导火索计划中的,其他的只能是意料之中的意外。
相对华夏部队纪律严明,散漫自大的美国大兵的做派更加容易出意外,这使得几乎所有的摩擦事件的罪魁祸首都指向了美国人,让美国人辩无可辩。
这些冲突已经无法压制,华夏军队快速的反击让美国人损失惨重。双方的冲突还在继续,而且不断扩大,但基本上都是美国人在吃亏挨揍。
这个时候再要羞恼的美国人低头认错,去赔礼道歉,已经不可能了。
摆在双方面前似乎只剩下了战争。
……“战就战吧!”无论是早有准备的华夏高层,还是早有心思的美国高层不约而同的默许了前方战事的扩大。
在赤果果的强权法则面前,唯有靠拳头来说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