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供春出生的那个时期匠户只比朝廷指定的贱民稍微高一个档次但还是属于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
有人说逃跑或者隐姓埋名?不行明朝的户籍制度是非常先进的和现在的身份证相比也只有过而无不及。
朱元璋是靠着造反起家的他最熟悉造反前的准备工作所以他当皇帝以后第一道针对人民的政策就是“路引制度”。
一个人如果没有官府给开具的“出门证”便不得离开家十里的范围否则就视为造反格杀勿论。
而且匠户或者军户等等属于贱籍出生的人从生下来第一天开始就被朝廷“征用”了这一辈子也逃脱不掉强加在他们身的烙印。
爹死了儿子继续干儿子死了孙子接着搞子子孙孙世世代代永无休止想书参加科举?嘿嘿那也得等到下辈子投胎的时候算准了时辰看走不走运了。
供春的父亲死于明朝孔有德叛乱中可以说供春是个很不幸又很幸运的人。
因为孔有德叛乱他失去了父亲但也正是因为失去了一家的顶梁柱才使他这个五岁的孩子成了孤儿最终卖给一个书人当书童。
仆人的身份虽然更低贱但因为供春卖给的是“士子”但却能让他脱离匠籍不再因为战争而被朝廷征用。
正德初年供春随主人在金沙寺书迎考当时供春也是迫于生计才和僧人学习用紫砂制造水壶。
经过半年多的学习再加从小受到父亲的耳睹目染供春很快就掌握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冶壶技术。
最后供春受到金沙寺旁大银杏树的树瘿启发捏制了一把壶其形“瘦、漏、透、皱”很快被主人的朋友发现。
因为人爱喝茶大家喜欢聚在一起谈论学时品茶聊天供春捏制的那把壶非常古朴可爱很合人的意再加金沙寺老和尚的吹捧于是这种仿照自然形态的紫砂壶一下子出了名。
后来供春出名后他的主人也非常爱惜他的才能于是就把他留在了金沙寺出家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和尚了。
在此后的三十年间供春捏制的紫砂壶名气也越来越大最后被嘉靖皇帝在偶然一次的翰林院品诗会得知。
当时嘉靖皇帝一时兴起挥笔写下“供春壶”三个从此紫砂壶便闻名于世传承了下来。
林老被刘宇浩一直那样盯着看感觉浑身不自在冷着脸道嘟囔了一句:“齐老也是堂堂名宿了怎么教个徒弟这么没规矩?”
刘宇浩气急反笑不疾不徐的说道:“林老不知道您手拿的那把壶是不是供春壶呢?”
林老一愣随即脸的皱褶也展开了道:“嗯看来你也不是像外面传的那样一无是处只喜欢钱居然能看出我这把是供春壶。”
说话的时候林老故意把强调提高了几分而且还得意的把手中的壶拿起来炫耀了一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