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在这个时候,寺内正毅除了指望阵地上的曰军官兵能够顶住外,也只能将作为预备役的一个旅团派上去——————寺内正毅也并非没想过蔡锷会这么做,所以事先已经安排了一个步兵旅团的预备役。
一个步兵旅团…别看只是一个步兵旅团,但也有6、7000人。
何况认真的讲,一个步兵师是12000多人,但是一个步兵旅去只有4000人。换句话说两个旅也不过是8000,比曰军的一个步兵旅团也未必能多到哪去。
何况这个预备队还是作为防备力量存在的,在防御的过程中,一个步兵旅团的战斗力也要乘上不少…只是…“杀!!!!!”
在不断发出喊杀声的同时,两万余人的人潮也在向曰军的阵地不断涌去。
而在事先,国防军却并没有用炮群对曰军的阵地轰击——————用炮群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自然是能够给曰军损失,顺便摧毁一些比较坚固的工事,何况丢掉的阵地还是国防军自己的,国防军对阵地真的是了如指掌——————前提是曰军没有进行改进。
可是坏处却是,在采用炮群的同时,蔡锷这么做也就等于是给寺内正毅提醒了。
虽说炮群的轰击力量,但是这么做,也能让寺内正毅从容的调动兵马,等到炮群的轰击结束了在进行增援。
因此在事先,蔡锷并没有使用炮群,而是直接让自己的部下们进行反攻——————反正阵地内的曰军也因为刚刚的受挫建制混乱,这个时候他们很难组织起有效的力量。
事实也的确是如此…虽然阵地内刚刚并没有参与进攻的曰军,正在不断用手中的哈奇开斯重机枪和三八式步枪进行射击,给冲锋的国防军带来了不小的伤亡。不过等到国防军突破了火力网的封锁,直接冲到曰军面前的时候,曰军却出现了一定混乱。
因为在撤退的时候,曰军是不可能原建制撤回,在撤回的过程中必然是会和原来的部队走散。
当然,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只需要回去休整一下就可以。快的话,说不定几个小时的时间就能初步整理完毕。
只可惜,蔡锷并没有给他们休整的时间…所以现在的曰军,几乎是一个一个小部队在各自为战着,能够依然维持原建制作战的极少,而且很少有大队以上的规模。
于是当国防军冲上去的时候,除了负责防御的部队外,剩下的部队几乎都陷入了混乱当中,一个个的各自为战几乎毫无配合…在这种情况下国防军自然是极为占据优势,很快的,就将阵地内的曰军给压制了下来。
也就是这个时候,就在寺内正毅让作为预备役的那个步兵旅团上去增援的时候,国防军的炮群也开始动了起来。而且全部的火力都倾泻到了第二道阵地,和曰军原本的阵地上,目的就是终止曰军的增援活动…炮群的火力极猛,甚至可以说,除了最开始的那段时间外,在和曰军交战的过程中在也没有比现在更猛的时候了。
看着那猛烈的炮火,甚至有不少人在怀疑国防军会不会将自己的全部储备弹药都拿出来了。
而看到这一幕的协约国观察团也是惊叹了一下。
“这么猛烈的炮火,就算是在欧洲也很难出现吧…”
这么说着,一枚280mm榴弹炮的炮弹已经落到了一处工事中,只是很轻易的,这枚280mm口径的炮弹就已经将工事给炸塌,工事内的曰军官兵全部被活埋。
而这枚炮弹的威力,哪怕是站在极远处的观察团,也能感受的清清楚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