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在陆、空军全都维持原定计划,只有海军进行裁军的时候,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了。
只不过没办法,谁叫条约已经签订了呢。
何况条约的签订对海军也很有利,毕竟在英国海军将大部分的无畏舰拆除后,海军和英国海军的差距已经到了自前清以来最小的地步,所以最后海军也只能是咬牙默认了。
毕竟海军也是一个需要为国家服务的兵种,何况现在政斧的财政的确很紧张,如果能遵循《华盛顿海军条约》的话,对各国也的确有很大的好处。
虽然…虽然如萨镇冰这样的,政斧高层最核心的人士并不这么想。
不过认真的讲,萨镇冰等政斧的高层人士,对伊拉克和科威特有大量石油的消息也是抱着迟疑的态度。毕竟经过多年的勘探,勘探队只是给出了两地有大量石油的消息,却连一滴油也没有开采出来。
在得知伊拉克和科威特有大量石油的消息后,萨镇冰等人也是查询过许多关于石油方面的资料的。他们都很清楚,在石油勘探史上,有明确的石油迹象,开采时却连一滴油都没有采到或者只是小油井的情况并不少见。
所以在连一滴油都没有的情况下就说的这么确切,萨镇冰等人还真没办法像严光一样有信心。
也就是萨镇冰等高层对伊拉克油田抱有迟疑态度的时候,在伊拉克的石油勘探部门也终于行动了起来。
——————————“滴!滴!”
在巴格达的城区内,一辆国产新型轿车一边在街道上前行着,一边提醒着街道上的行人。
而街道上的行人在看到轿车后,也只是笑嘻嘻的躲闪到两旁,对车内的中国人既不惧怕也不痛恨。
在《华盛顿海军条约》签订后,此时已经是22年,距离远征军占领巴格达也已经过去了五年的时间。
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巴格达和伊拉克的居民早已经习惯了那些军纪严明(和过去的土耳其军队和英[***]队相比)的远征军。在占领了原属于土耳其的伊拉克和埃尔祖鲁姆等地后,新成立的国社政斧也像在国内一样,减免了当地百姓相当大的负担,再加上国社政斧对当地的信仰十分尊重(反正和国内的回教也没什么区别),所以当地的百姓到也不是十分敌视国社政斧。
毕竟在伊拉克的百姓们看来,只要中国人愿意尊重他们的宗教,那在土耳其人的统治下生活还是在中国人的统治下生活也没什么区别,何况在减免了大部分的税收后,伊拉克人的生活也比过去轻松了许多。
在高加索的亚美尼亚人也是这么想的,对信奉天主教的亚美尼亚人而言,在遭遇过土耳其人对亚美尼亚人的大屠杀后,现在的生活几乎和在天堂上也没什么区别。
当然,完全没有反抗也是不可能的,毕竟土耳其人在伊拉克也是经营多年,不可能没有忠于土耳其的人士,何况也不是所有伊拉克人都欢迎中国,读力分子也是有一些的,所以反抗运动在伊拉克依然零星发生着。
只不过在整个伊拉克也不过二百多万人口,极个别“大”城市的人口也不过几万人而已,再加上地广人稀的伊拉克也没什么出产,英美等国想找中国麻烦也是在高加索和哈萨克等地找,所以在伊拉克倒是没有出现什么影响大局的事情发生。
不过…在过一段时间恐怕就未必会这样了…“老张,上面真的已经同意了吗?”
在街道上行驶的汽车内,一个看上去三十多岁的青年有些激动的问着身边的同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