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缅甸获得了部分胜利的同时,泰国政斧也分出了一部分兵力向新加坡的方向开拔,以求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新加坡…
这时的曰本由于没有像另一个世界一样,将大量的兵力浪费在中国战场,更没有所谓的几十万关东军坐镇东北防备苏联。所以在派出大量兵力对法属印度支那发起攻势的同时,也能分派出大量的兵力到南洋群岛上去。
如果说在中南半岛上,英、法还能组织一些兵力进行抵抗的话,那在南洋群岛上就真的是毫无抵抗可言。
而这时的希特勒,在和苏联一起彻底解决了波兰后,也将兵力调回西线准备去对付英、法。当然,他并没有傻到直接硬攻“马奇诺防线”,这条防线被法国人修的的确是固若金汤,暂且不提德国有没有能力攻下这条防线,就算能攻下,为此而付出的代价也不是希特勒能够接受的。
好在法国虽然在德、法边境上修筑了“马奇诺防线”,却没有在比利时也修出这样的防线,所以…
“只要绕过去就可以了…”
看着墙壁上的欧洲地图,古德里安如此道。
何况在法比边境上,还有阿登这么一个漏洞存在。
“马奇诺防线”是位于法国东方所设的防御工事,由钢筋混凝土建造而成,十分坚固。防线内部拥有各式大炮、壕沟、堡垒、厨房、发电站、医院、工厂等等,通道四通八达,较大的工事中还有有轨电车通道。
想要攻下这样一个防御工事,的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所以,既然攻不下,那就不要攻好了…
当然,后来人也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法国人为什么没有将“马奇诺防线”一直修到法比边境,使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固若金汤?”
其实道理很简单,第一,马奇诺防线的造价实在是太高了,而在一战和经济危机后,法国的经济却一直没怎么好转。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法比边境修堡垒是为了抵御谁?比利时?这是个政治问题而不是军事问题。
要知道当时法国可是承诺过要保证比利时安全的,如果说是为了抵御德国的进攻,那不就明确告诉比利时、卢森堡两国‘我们一开始就打算把你俩卖掉‘么?好歹那个时候法国还是同盟国中的老大之一吧,老大你好意思只管自己不管盟友么,何况到时候卢森堡和比利时的政斧该怎么解释?
要是法国真的在比利时和卢森堡的背后这么做,说不定德国还可以通过外交手段政治扶持啥的支持右翼上台投入至少是亲近轴心。
当然,法国人没钱还是最重要的原因,不然就算比利时抗议说不定他们也能这么修下去…
在作出了“绕过去”的决定后,德国政斧开始为即将进行的军事行动作出准备。
而就在欧洲和中南半岛都打的热闹的时候,站占领了伊朗后,国社政斧却摆出了一副看热闹的姿态,当然,不止是看热闹他也进行着其他许多有趣的工作,比如说…
卖军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