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之钢铁雄心

第四百一十九章 今天开始卖军火(5 / 6)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这些武器没问题…”

当然没问题,这些都是在哈萨克省的兵工厂刚刚出炉的新武器。

“没问题就好…”说着英国人看向了那几个中国人。“余款就在车站里,你们跟我来吧…”

说着英国人带着他们走进了车站,在车站里,数十名英[***]人一脸严肃的围着一个装满了黄金的木箱。

看到箱子里的黄金,为首的中国人点了但头,接下来自然就是验货的过程了。

本来依照英国的工业实力,是完全不需要向中国购买军火的。只是和德国不同,在战前英国并没有进行过什么准备,所以在准备上多少有些不足,而且最重要的是,在经历过了上一次大战后英国人也有了一点经验上的教训,那就是在战争爆发后除非你的工业像美国一样强劲,不然就算工业平时再强,在世界规模的大战当中也是完全不够用的。

像是上次战争中,英国政斧平白被美国人捞去了多少好处?那些可都是真金白银…

所以这次英国人也留了一个心眼,虽然到目前为止和德国人的正面冲突还没有爆发,却已经开始做好战争可能要进行几年时间的准备了。

而作为准备之一,自然就是趁着双方还没有正式交火的功夫,先向几个中立国购买军火,免得等到战争爆发后军火的价格涨上几倍…

毕竟军火这种东西总是在和平时期才是最便宜的,真到了你急需的时候,该多少钱可就是军火商说了算的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虽然在英、法、德、曰等国互相宣战后,军火的价格已经上扬了不少,但战争毕竟还没有发展到白热化阶段,所以中国和美国出口的武器在价格上多少也能被英、法等国承受…

所以英国人现在才能整车、整船的去购买,真要等到像另一个世界一样山穷水尽的地步,恐怕英国人就只能和历史上一样卖殖民地换武器了。

认真的讲,其实英国还不算最惨的一个。

虽说在上一次大战英国损失惨重,世界金融中心的称号也被美国抢了去,但是作为曾经的曰不落帝国英国多少还有些家底在,所以现在英国还能掏出一些余钱来买武器,和英国相比曰本可要惨的多了…

的确,曰本也算是在被中国怂恿的情况下才向英、法宣战的,但这不代表国社政斧就要替曰本人进行的战争买单。

这时的曰本政斧虽然也有六百多万吨的钢铁年产量,在工业上到也不算给“列强”抹黑,但是同时在中南半岛和南洋群岛进行战争,对曰本人而言负担着实是大了一些。

何况曰本是个海洋国家,虽说在被国社政斧教训了两次后,除了继续宣扬武士道精神外,也开始注重起了陆军的火力问题,但是由于自身薄弱的工业…

于是没办法,曰本人也只好用买这么一种手段了。

只不过和英国不同,曰本可没有英国那么丰厚的家底,毕竟曰本不像英国一样殖民地遍布全世界。而且1938年也就是昭和13年曰本政斧的岁入也不过三十五亿九千多万曰元的样子(总是要有个对比,所以书中国家的一些数据都取自史实资料。这个三十五亿九千万的资料出自曰本财务省的官方网站,除非曰本人在自己的官网上造价,不然这个资料绝对真实可信…)

而既然是买的话,那渠道自然就只有作为好邻居的中国和半好不好的美国了。可惜这件事上作为好邻居的中国,却连一个友情价也没给,最后就连曰本首相上门亲自拜访也一样,气的曰本人大骂“落井下石”却也没办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