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朱重八

三零零、前往蒲州城(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赶紧的,写信,把这白水朱八的事飞报给知州大人……”

“报告给他有个屁用,他又不会出兵来保护咱们!”

“报了总比不报的好,唉,快去写信吧……”——

朱元璋带军又向南行进了数里,到了傍晚时分,军队的右前方出现了官兵的斥候小队,三骑快马,从远处一掠而过,然后其中两骑继续在远处兜兜转转监视着朱元璋的军队,另一骑则打马向南飞奔而去,显然是赶回去报信了。

官兵斥候已现,看来距离蒲州城不到十里了!

实际上朱元璋也很快就接到了自军的斥候回报:“南方十里,蒲州城……我们已经与官兵的斥候数次探肩而过。”

斥候网开始互相渗透,那就是隔得很近了。朱元璋下令全军停止前进。

薛红旗看那几个斥候一眼,嘴角抽了抽道:“这几个官兵的马术很好,我若带人去追也未必能追得上。”

“那是当然,骑术若不好怎么当斥候?”朱元璋笑了:“别想着追那玩意儿,斥候的机敏程度也是普通士兵远远不及的,想追上他们难如登天,传令全军,就地扎营……扎个结实的营地,要准备长期待久战斗的!”

扎营也有两种,行军营和阵地营,行军营就是随便把帐篷一扎,外围几队士兵巡逻就算。阵地营则不同了,要砍树打桩,制作简易的木墙,营中要分开区域,每一百人一个营区,营区与营区之间要保持很宽的距离,而且每个营区还要有读力的茅房。旁边还要保证有水源……这种很复杂的营地一旦开动动工,是绝对瞒不过斥候的眼睛的,那两个远远监视朱元璋军的斥候看到贼军居然在砍树伐木,挖沟整地,排布营区……两名斥候同时吓了一大跳:“贼寇这是要……是要长期驻扎在这里?”

“不是吧,驻在这里有何意图?这里距离蒲州城只有十里路,难道是要……攻城?”

除了攻城,两位斥候也想不到别的理由要在这里扎这种营地了,他人只感觉到后背一阵汗湿,蒲州城可是州城啊,城中守军三千,城墙高达两丈,城头还架有弗郎机炮数门,岂是随便什么人都敢来进攻的?

“不好,贼寇居然想要攻城……快回去报告……”

两名斥候那真是吓得屁滚尿流,反正贼军已扎营,他们也顾不得再监视朱元璋了,两人一起打马向着蒲州城狂奔而去,从傍晚一直奔到了天黑,才钻入了城里,然后一路狂奔进了知州衙门。

很快,知州衙门里就炸了锅,贼人要来攻城?这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这里是州城,不是县城啊!哪个贼寇吃了熊心豹子胆?不要命了么?

蒲州知州名叫葛文,官位从五品,世面见得不少,曾经在好几个县城当过知县,调来调去,多次升迁之后才变成了知州。由于做过县令,也算有些基层工作的经验,三十六营一到山西来,他立即就下令蒲州的卫所兵全都缩进州城,外面那些小村小镇什么的,不要也罢,只要保得住州城,他脖子上顶的吃饭家伙就掉不了!不管是贼寇还是皇上,都杀不了他的头。

实际上他的举措很有效,三十六营在蒲州的郊区闹来闹去,就像在自家后花园散步一样轻松,但是从来没人敢到蒲州城下来闹腾,因为城池高大,守军又多,没有哪股义军吃饱了撑的来找州城的麻烦。

他只要再在这城里撑个一年,就到了三年调任的时间,到时候调到花花太平的江南之地去,这里的事就和他再也不相干,留给下一任知州头疼去吧!

可没想到的是,吃了熊心豹子胆的人终于出现了!

此时天色已晚,葛文身上没穿官袍,而是穿的是一身道袍,这是明朝的文官居家休息时爱穿的“便服”,他一身道袍,左手抓着斥候的衣领,恶狠狠地问道:“是哪股流寇敢来攻本官的城池?人数有多少?头领是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