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对高迎祥使了几个眼色,想让叔叔讨回寄在朱元璋那里的老弱妇嬬家眷。
高迎祥心中却想:没有了那些老弱病残,行军何等之快,打仗方便得多了,干脆就把那些老弱一直扔在陕*西,反正有朱八帮着照看。
有了这样的想法,他便不开口讨回老弱妇嬬,只是和朱元璋说些不相干的话。老回回和曹艹则野心不大,只求安定,两人也不想自己的军队被老弱妇嬬拖累,因此也绝口不提。
直到第二天要分手了,几人才对朱元璋道:“朱八大哥,既然您要回去,我们就此别过,今后我们的老弱妇嬬还请您多加照看,切莫让他们吃了亏。”
朱元璋笑道:“这个兄弟自然醒得。”
于是大军在汝宁城外一分为二,拔营而走,朱军向西,闯军则向东。左良玉在北、崇王在城踢,各自遥遥看着义军,却都不动弹,任由他们退走,过了许久之后,左良玉才象征姓地向着东边追了过去。
朱军一路向西,急速回归陕*西。红娘子不由得好奇地问道:“左良玉为什么追着闯东向东去,而不来追着我们向西走呢?”
朱元璋向她解释道:“闯军向东一走,朝廷又要担心他们再度光临凤阳,若是被这伙人再去一次凤阳,朝廷的面子就要丢尽了,而且东边还有卢象升的大军,左良玉向东行,与卢象升配合剿匪,远比孤军来追击我们要好。”
“原来如此。”红娘子恍然大悟。
朱军从汝宁向西行之后,并没有再从洛阳划过回潼关,而是走武关、商洛一线,一路上经过大片河南的土地,今年河南又是大旱,到处都是一片荒芜,偶有少量百姓,都挣扎在死亡的边缘,朱军就像捡破烂一样,一路捡人,回到武关之时,又起码捡到了五六千灾民。这些灾民随军而吃,使得军粮消耗极快,还好他们离家不远,在军粮豪尽之前,便终于看到了武关的关墙。
负责镇守武关的大将乃是杨洪,见到朱元璋从关外回来,杨洪自然是大喜,带了一大帮兄弟开关来迎,朱元璋问他自己离开这段时间里陕*西的情况如何,杨洪便道:“一切安好,除了西安城里有些小小异动之外,就没别的事了。”
“西安异动?”朱元璋刚问了半句,突然哑然失笑道:“对了,我们已经围了西安大半年,西安府里也差不多该有异动了,也好,我就回去处置一下西安城吧。”——
深秋,西安城。
往年的这个时节,应该算西安城最欢乐的时节,因为周边的城池丰收之后,都要把秋赋运送到西安来缴纳给府库。而且周边的农民也会将自己的农作物出售给商人,再由商人统一运到西安城来交易。
因此每到秋天,这里的米市都会呈现出一种门槛踏破的热闹景象。就算是在灾年,这样的景象也轻减不了几分。
但是今年却不同了,朱军占领了陕南,西安已成一个孤岛,虽有五千官兵守着城池,凭借着厚度比高度还大的城墙,五千官兵足以拒挡十万来敌,但是四门被围却使得这座雄城失去了昔曰的光芒。
像西安府这种大城,不论任何年景都会备有大量的储备粮食,至少能够驻军吃上一年,然而现在一年时间已到,朝廷还没来帮西安解围,城里的五千官兵五千张嘴,吃了一年时间,终于也快要把存粮吃光了,五千官兵开始面临肚子问题。
城里的商业几乎已经彻底瘫痪,唯有米行的生意却节节高升。米价一路飞涨,已经涨到五两银子一斗,穷人家卖儿卖女,却只能换到一斗粮食,实在是惨不堪言。街上到处躺着饿死的人,墙角下、阴沟里、拱桥下……比比皆是尸体。
这一天,马家三小姐从后院的书房经过,听到里们传来争吵之声,靠到窗边一听,原来是马家大少马智雄、马家二少马智彬,还有马家的入婿杜山在里面吵了起来。
马三小姐听到马家二少那怠慢的声音哼哼道:“咱们家的粮食现在比金子还贵,凭什么要在这时候拿去分发给别人?杜山,你这家伙提的什么狗屁馊主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