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五百六十五章 渡佛(5 / 7)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策妄阿喇布坦那边没有后勤供给,只要断了四下劫掠的后路,就算没有当面迎敌,这样耗着,也能耗得他们请降。

这样想着,连带着曹顒的心情也舒缓几分。

别的不说,曹颂还在西北军前,要是战事真惨烈起来,谁也不能确保中军营帐就是安全的。

还有永庆,不晓得这次调兵波及没波及他那边。

这些蒙古王公台吉们,对大喇嘛与曹顒都甚是礼遇,殷勤的不行。

以至于曹顒有时都生出几分错觉,这倒不像是出来当差,更像是陪同旅行一般。

自己“陪吃、陪行、陪说话”,这,这也算是“三陪”了。百无聊赖之下,曹顒就开始琢磨起大喇嘛的“密宗双修”来。

他倒是没有“御女三千”的伟大畅想,不过是想着初瑜身子不算好,这密宗的修炼是瑜伽,多少有健身功能。当然,要是能增加闺房之乐,那也是他欣然盼之的。

要是能学到这个法子,也不算白跟在这“活佛”身边一场。

曹顒想得美,却是终究只能失望了。

根据大喇嘛的说法,这密宗戒律中有严格规定,不得在非密宗根基者面前讲说密法,否则就是破戒。

另外,也不是说修行了密宗,就能修这个“双修”密法的,《时轮金刚》里有着严厉而明确的规定:“凡夫人不能作瑜伽士的行为,瑜伽士不能作大成就者的行为,大成就者不能作佛陀的行为。”

曹顒听了,颇感失望。

说句实在话,要是真学了这“密宗双修”的法门,那他还真有化名著书传世的想法。

食色,姓也。

《金瓶梅》自成书之曰起,就是[***],却是几百年也没禁住。《红楼梦》,之所以流传甚广,引得无数人痴迷,同《金瓶梅》流传的缘故差不多。

都是在说“色”,《金瓶梅》说的是“色相”,描绘的市井画面,商贾富户,男女之间赤裸裸地偷情交欢。

《红楼梦》说的也是“色”,却像是在勾勒“色心”。

这权贵宅门,主子奴仆,道貌岸然遮掩下的肮脏银靡。嫂子偷小叔子的到底是哪个,就要看官读者自己在心里意银了。这就是所谓的“银者见人银”。

想到这个,曹顒的心里有些不舒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