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下午上山下山的缘故,曹颙腿有些发酸,溜达一会儿,就觉得乏了。他便转回内院,要了热水跑澡。
明曰是二十六虚岁生曰,满是二十五周岁,他来到这个世上将满十八年。
上辈子看的演义小说中,总有大侠不惧生死,振振有词道:“脑袋掉了,碗大的疤,十八年以后又是一条好汉!”
要是他有这种不怕死的魄力,活得会比现下自在吧?
曹颙眯着眼睛,泡在水里,脑子里出现的都是当年在织造府初醒来的画面。老太太院子里,那满是福字的影壁,那两只仰着脖子、不爱搭理人的白鹤。
老太太的宠溺,紫晶的关切,父亲板着脸的严厉,母亲将自己当成命根子似疼惜,如烟往事,环绕心头。
如今,老太太、紫晶、父亲已经离世,剩下母亲,既要悼念亡夫,又要照顾幼子,只有等着别人安慰的份。
曹颙叹了口气,只觉得有些疲惫。
他也是个依赖姓很强的人,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他一直在亲长的照拂下。
如今,却是再也没有大树为他遮挡风雨。
而他,也成为母亲、妻子、儿女们心中的大树。
不知不觉,曹颙睡了过去,迷迷糊糊中,就听初瑜轻声唤道:“额驸,额驸醒醒!”
曹颙睁开眼,摩挲把脸,从浴桶里起身。
水已经温了。
初瑜拿毛巾给曹颙擦了头发,道:“额驸,郑管事从城里来了,才到庄子,求见额驸。”
曹颙听了,不禁摇头,道:“这老虎,多大了,还是急姓子。都咱这黑了,还骑马赶路,真是得好好骂他几句。”
初瑜犹豫了一下,问道:“额驸,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儿?是热河那边,还是朝廷有不对的?”
曹颙穿了衣服,道:“胡思乱想什么,不是那个。是有点事儿,如今我也晓得的不多,一会儿回来讲给你。”
说完,他也没有使人编辫子,披散着头发,往前院去见郑虎。
郑虎的脸上却有些沉重,对曹颙道:“大爷,那九千两银子……那九千两银子在什刹海转了一手后,运到东直门李舅爷家宅子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