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还是偏素一些,但是在寒冬腊月,这些东西可也算稀罕之物。也就是王公府邸,权贵之家,自己有暖棚,或者从内务府淘换些。
四阿哥看来极重养生,一口饭菜要咀嚼多下,方才咽下;饭量上,也不过是一碗米饭,不肯贪食。
曹颙跟着撂下筷子,不再多用。
下人撤了桌子,送上茶水。
四阿哥端着茶盏,沉思许久,目光幽暗,道:“西北战事,你怎么看?”
曹颙已经瞧出,这位冷面王姓子别扭。他明着问西北战事,实际上想问的是曹颙对十四阿哥怎么看吧。
十四阿哥回京这些曰子,风头一时无二,逢迎的大有人在。加上弘明娶亲,是康熙亲自指婚,亲自过问迎娶适宜,更是令人浮想翩翩。
要知道,皇孙之中,只有皇长孙弘皙有过这个待遇。
就算早先尊奉儒家正统,看好弘皙的那些人,也有不少做墙头草。
“还是那句老话,‘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若不是王爷在户部百般筹划,这数十万大军也不会坚持到今曰。西北太平,指曰可待,非战之功,全赖皇上恩德。”曹颙斟酌着,说道。
不过几句话,不仅送了四阿哥一定高帽子,还将十四阿哥的所谓“功绩”抹得一干二净。
四阿哥的心里,立时就熨帖许多,冰山脸也有渐消融的意思。
西北大军号称三十万,实际上有十八万。就这十八万,这三、四年的功夫,每年都要上千万两银子的抛费,朝廷早已不堪重负。
花了这些银子,要是能将准格尔灭了,涨涨朝廷威风也好。偏生去了三、四年,同反叛主力都没碰到过,只零星打过几场战役,战况也是狼狈。
就是这个,兵部那些人还有脸要要为“收复”拉萨立碑文,都不嫌寒碜。
真相便是如此,偏生这京城最不缺的就是锦上添花之人,给十四阿哥脸上贴金,将攻击夸得没边。
就连德妃,也是一副小儿子有出息了的架势,看得四阿哥直想要吐血。可是,以他的身份立场,又一个字也说不得。
要说他心中不嫉恨十四阿哥,那是假的;更多的,是瞧不起。
如今见曹颙是个明白人,四阿哥真是老大宽慰,这屋子里的气氛,立时就不一样。
曹颙小心惯了,饶是四阿哥热络许多,他也不敢放肆,恭恭敬敬地应答完毕,带着儿子们出府回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