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十几个行省,数个将军辖地,竟是无一处没祥瑞。
这般感恩颂德的场景,在场的许多人并不陌生。
在康熙朝,康熙六十岁万寿与登基六十年大庆时,都集中地出过祥瑞。
曹颙记得清楚,就连雍正当年也报过祥瑞,好像是一处王庄“地涌甘泉”。
诸多祥瑞,就好像龙椅上那位是古往今来第一圣君似的。
礼部尚书这一报祥瑞,就报了大半个时辰,念到最后,已经是扯着嗓子在喊。
曹颙抬起头,看了看龙椅上雍正。
却是肃着脸,不见喜怒。
曹颙心里暗自庆幸,幸好京官不用弄祥瑞这一套,否则还真叫人为难。
那些祥瑞,有的或许是真的,有的却是明着“造假”。
不仅听起来是笑话,等什么时候皇上心情不好,还有后账可算;可要是没有祥瑞,说不定也要引得君王不满。
帝心难测,说的就是这个。
礼部尚书报完祥瑞,就轮到户部,由张廷玉禀了各地钱粮赋税之类,都是比去增加不少。
户部完了,又是工部,也是新修河堤多少里,清淤多少里,等等。
这次大朝,总结下来,就是皇帝圣明,天下太平,风调雨顺,国富民安。
每次朝会都比较活跃的御史,现下也都老实了。
再“铁骨铮铮”,也不是官场白痴,当然不会在皇上五十万寿节前最后一次大朝上说那些扫兴之事。
在百官的歌功颂德声中,大朝会从卯正(早上六点),一直进行到午初(中午十一点)才散朝。
曹颙只觉得自己的腿都要站直了。
上了年岁的几位大人,已经有子弟门生近前搀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