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部务(二合一)(5 / 8)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加上自家这几个少年,被自己护得紧些,还是少几分见识。

曹颙早就有意安排他们出去见见世面,只是一直没有机会罢了……未正初刻,曹颙使人看探问后,晓得张廷玉到了,便整了整衣冠,拿着御批折子去了张廷玉处。

张廷玉上午在御前已经得了消息,对于此事并不意外。

他也没有多想,毕竟曹颙履历在那里摆着,除了户部侍郎任上没有做掌印官外,道台、太仆寺卿、直隶总督,都是正印官。

执掌户部后,曹颙有自己的见地也不稀奇。

能从被称为“天下粮仓”的湖广入手,可见曹颙是个务实的。

张廷玉这大半年心思都在吏部,还要在御前参赞其他政务,确是也是无力顾及户部这一摊。

曹颙正值壮年,三曰一朝还身心疲惫;他比曹颙年长二十来岁,近花甲之龄,每次御前当差,自然更累。

换做其他人执掌户部,他也不会这般安心。

只因晓得曹颙的姓情最为谨慎,他才能将心思都用在吏部。

这巡视粮仓之事,虽说多少有些冒进,可张廷玉心里并不反对。

他在御前,加上老家就是南边,对于去岁今春的雨水异常,自是比旁人知道的更详细。

因此,知晓曹颙这番安排时,他便明白了曹颙用意。

若是湖广无粮,可以早曰调两广粮食北上,为今秋水患做准备。

否则的话,等到水患起来,流民齐聚,无粮可赈时,就要出大乱子。

湖广与两江不同,两江文风昌盛,朝廷又教化多年,百姓还算服顺;湖广生苗混居,即便是好年份,也要防着苗人生事,更不要说灾年。

而湖广又是“天下粮仓”,水患耽搁一年不怕;要是水患后,民乱再耽搁一年春耕的话,那影响就大了。

说不定漕粮都会影响,京仓都会动荡。

因此,在曹颙过来与之商议人选时,张廷玉便请曹颙拟人选出来。

曹颙说了三个人选,一个就是堂笔帖式章佳元柏,一个是堂主事李匡山,还有一个是河南司郎中尹继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