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艘排水量一万八千吨的水下钢铁巨兽,想要驱动这么庞大的身体,那就必须得有一个强壮的动力,这点苏联的工程师做得非常好。让这种庞然大物,能够加速到三十多节的强大的反应堆。同时,想要让这种巨兽能够在水下自由地航行,必须还得有可以转向和升降的舵面。
奥斯卡级核潜艇,尾部使用的是常用的十字舵,舵面呈十字分布在尾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竖直方向上的舵面通过左右转动,来实现潜艇的转向,而上下的舵面和首部的水平舵,共同作用,实现潜艇的俯仰,也就是上升和下潜,这点和飞机非常类似。
由于前面的水平舵在艇首,所以,比洛杉矶级用的围壳舵,与尾部离得更远,也就获得了更大的力矩,让潜艇在上下动作中非常灵活,但是,竖直方面,只有尾部的方向舵可以艹作,而为了获得很好的效果,尾部舵面的面积非常大,下部早就超出了艇体的最低点。
这样做,在深海里无所谓,但是,到了浅海里,尾部可能会碰上障碍而被撞击。
比如现在,下面是逐渐隆起的浅滩,当艇身擦着过去的时候,还只是擦挂而已,但是,当尾部开始接触的时候,就彻底变成撞击了,水下高速飙车的恶果顿时显示出来,要是慢速航行,那么,坚固的舵面还受得住,但是现在,舵面在强大的撞击力的情况下,立刻被撕开了。
在后世,先进的潜艇,都已经开始在使用X型的尾舵,与十字舵相比,相当于是转了四十五度角,但是,这一转的学问,就非常深奥了,这样的话,尾舵就和艇身平齐,不会超出艇身了,也就避免了相撞,而且,十字舵的时候,转向和俯仰都是各自控制各自的,但是,X舵却是四个舵面同时动作,需要更加复杂的配合和艹作,不过,这样的控制,效率会更高。
尾舵断了!不过,只要上半段还在,还是可以有一定的艹作能力的,而且,由于巨大的奥斯卡级潜艇使用的是双轴,两部螺旋桨,还可以通过两部螺旋桨转速不同来改变潜艇的方向,只是,这都是应急措施,这次与海底相撞,比与洛杉矶潜艇相撞还要剧烈,如果不是双壳的结构,恐怕此时,海水已经疯狂涌入了。
叶若夫猜得不错,下面的非耐压壳,此时已经被撞得变形,尾舵扭曲着,同时将尾部的外壳也扯得变形,如果是单壳结构,此时肯定已经是耐压壳破裂了。
再呆下去,会发生危险,这种已经属于是最严重的事故了,他必须要上浮。
但是,叶若夫不知道,危机还没有过去。
随着他的命令,潜艇兵们迅速行动起来,打开阀门,高压空气吹走了压载水箱内的海水,艇身开始浮了起来,加上首舵的作用,艇身以三十度的仰角,准备出水。
而这里,却是暗礁最多的地区,就在它上浮的水下,有两块礁石,正好可以卡住它的去路。
深度计的指针在晃动,这简直就是一次紧急上浮演习,声纳兵在紧急之中,听到了头顶上没有船只的活动,非常幸运。
其实是不幸,因为,这里的船只都知道,这片水域,是不能航行的,有的礁石,几乎用肉眼都可以看到。
可惜,叶若夫不知道,只有上浮了之后,才能够瞭望到。
在洛杉矶级被迫上浮三个小时后,K-132也被迫上浮了,两次都是撞击,只是这次撞击,完全是人为失误。
K-132的艇首,仿佛蛟龙出水,从海面下突然钻出来,**的海水,从它的身躯上流下,尤其是首部的那些两层壳体之间的海水,从放水孔内流出。
由于惯姓,艇首飞出了海面,接着,它还会再落到海面上,完成这次紧急上浮,最后平稳地在海面上航行,指挥塔内的水兵,已经准备要打开顶部的舱盖,一会儿需要上去瞭望,在水下一个多月了,还没有闻过外面湿润的海风的味道呢。
水下,K-132的腹部,几乎就是擦着那两块礁石之间的空间,飞了上去,这运气简直是太好了,从哪里可以再找这样两块礁石,之间的位置与K-132如此吻合?否则,K-132肯定会被卡住的。
如果K-132的身体,可以像飞鱼那样,完全飞出海面,那么,就会远离这个危险,但是,K-132巨大的重量,让艇首刚刚飞出海面两米高,就再次重重地落回到海面上,这时,艇身拍打海面的声音,非常动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