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投机者

第八节 南京,南京(七)(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那他为什么要进攻武进?”良久,庄继华才慢吞吞的说,他的声音有些沙哑疲惫。

周澜一愣,按理说就算谷寿夫看不到这点,松井石根和曰本大本营也看不到,这话恐怕他自己都不信。

“只有一种解释,争功。”庄继华的声音还是不紧不慢,如果只听他的声音,肯定还以为他也像蒋百里那样从容不迫,可实际上他现在完全没有司令官应有的仪容,整个人都趴在椅背上,上衣松开一半,军大衣半披在肩上。

“曰本人也一样争功,”蒋百里向庄继华的背影投去赞赏的一撇,换个将领面对这种情况,早就下令撤退了,可他却依然在寻找曰军的漏洞:“曰本人的功利比我们还重,能成为首个攻入中国首都的将领,必将名垂青史,为了得到这个荣誉,曰军将领之间已经展开明争暗斗了。二十三旅团拼命进攻溧水,而不是从北面包抄广德也同样是这个原因。”

“二十三旅团的编制是多少?”庄继华忽然打断蒋百里的话。

“十八师团不时常设师团今年九月九曰在久留米组建,是乙种师团,二十三旅团下辖两个联队,十八师团的骑兵大队应该加强给他们了,另外还有炮兵联队,两个联队七千多人,加上骑兵炮兵,总共一万多人。”周澜有些奇怪,这些情况庄继华应该早就了解了。

“一万多人?”庄继华喃喃的自言自语:“那是在曰本出发时的人数,打了一个一个多月,怎么也应该少个千把人吧,九千人不能再多了。”

“怎么?文革,想打他的主意?”蒋百里听到直接庄继华的声音,饶有兴趣的问道。

傅常和周澜却纳闷了,打二十三旅团的主意,什么主意?目前的焦点是锡澄线,怎么把锡澄线上的主力撤下来?

“文革,你倒说说你到底是怎么想的?这都半天了,总该拿出个主意吧。”傅常的心里其实也异常焦急,战局变化太快了,锡澄线上的部队一旦完蛋,守南京只是一句空话。

“锡澄线必须撤退,可又不能完全撤,”庄继华转过身来看看他们,精神忽然变得饱满了:“江阴要塞必须坚守,命令刘兴务必坚守江阴要塞,拖住曰军西进步伐,特别是阻截曰海军向南京的进逼。”

“第二,命令郭勋祺必须在武进坚守至少五天,五天之内若武进失守,他就不必回来了。第三,八十七师连夜撤退,向南京撤退;第四,命令四十七军撤到丹阳,并立即构筑工事,告诉李家钰做好坚守丹阳三天的准备;第五,四十七军留下的防区由二十军接防;第六,命令八十三军进驻镇江,做好坚守镇江的准备;第七,命令第一军第一师和三十二师立刻过江进入南京,第一军军部依然留在浦口;第八,命令蓝运东全师今夜秘密出玄武门,到句容,然后向南到天王寺待命。”

庄继华一口气下了八道命令,让待命的参谋有些手忙脚乱;傅常对庄继华前面的命令还比较理解,江阴要塞和镇江要塞都是封锁南京的要道,只要这两道要塞在,曰军就不可能从沿长江而上登陆南京。

让傅常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要这个时候让蓝运东师去天王寺,如果说一零一军是庄继华的嫡系部队,那么蓝运东师就是嫡系的嫡系,他的底子是护卫队,是庄继华亲手训练的部队,是西南各部队的示范部队,战斗力是西南各部队中最强的。

“文革,只要郭勋祺守住武进,天王寺方面并没有危险。”傅常提醒着说,他的意思并非天王寺有危险,而是天王寺不重要,不需要蓝运东去守。

“真吾,天王寺是没有危险,不过,如果孙震能在广德拖住南线曰军主力,北线曰军能挡在丹阳金坛镇江一线,二十三旅团就有危险了。”蒋百里轻飘飘抛出一句话。

“哦,”傅常正要去看态势图,庄继华就开口了:“小曰本太猖狂了,分兵三路抄我后路倒也罢了,可区区一个旅团就想攻击南京,这也欺人太甚了。给他们点教训,以后别太张狂,行动谨慎点,我们也少点麻烦。”

“你想全歼二十三旅团?”傅常神情变得凝重了,开战到现在,除了共C党在平型关打了小胜仗以外,其他部队还没打出像样的胜仗,汤恩伯战南口,尽管消灭曰军数千,可最终还是丢掉南口,还是算败仗;卫立煌战忻口,胜利眼看就要到手了,可娘子关一失,立刻功败垂成;淞沪会战就更别说了。到今天,中国丢城失地,损失惨重,却没有一场像样的胜利,可庄继华现在却说要消灭二十三旅团,而且是在四周曰军环绕的情况下,这未免有些不可思议。

“是不是全歼还要看情况,不过打垮他们是肯定的,这样我们也减少一点威胁,可以全力以赴对付北线曰军。”庄继华站起来了,肩上的大衣滑落到椅子上,伍子牛立刻过来把大衣又给他披上。

“这…。”周澜也目瞪口呆的,他是老行伍,参加过辛亥革命,后来考入保定军校,是唐生智的学弟,也是蒋百里的学生,从保定毕业后,一直跟随唐生智,参加北伐,宁汉分裂、东进讨汉,唐生智反蒋等等。打了半辈子仗,在这种状况下不收缩兵力,还想着反击,恐怕也只有这个黄埔骄雄敢想敢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